阅读记录

第506章 也平问苏和:苏和,你能给我讲讲你们汉人历史吧?[1/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路夜话
     担架碾过碎石的声响在林子里格外清晰。日头爬到头顶时,一行人刚翻过第一道山梁,也平额角的汗顺着下颌线往下淌,滴在抬杆上晕出深色的印子。担架颠簸过一块凸起的石头时,阿娅的睫毛颤了颤,喉咙里溢出一丝气音,像被什么东西卡着。苏和凑近看,见她唇角沾着暗红的血沫,脖颈的银锁突然发烫,烫得苏和指尖一缩。
     “歇会儿吧。”阿依娜把背上的其其格放下来,这孩子早就趴在她肩头睡熟了,口水濡湿了她的衣襟。琪亚娜往地上铺了块羊皮,也平小心地把担架搁在上面,刚直起身就被阿依娜丢过来的水囊砸中胸口。“挖出来时她心口还有丝微温,”阿依娜蹲下身检查担架绑带,声音压得很低,“巫术族的血性子烈,不是那么容易凉透的。我们部族跟脱欢那些好战的不一样,向来信‘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初若不是急着避追兵,也不会草草下葬。”
     也平灌了大半口水,喉结滚动着没接话。他想起三天前挖开坟时,棺木缝里渗出来的不是黑血,是带着腥气的暗红,像还在活物血管里流着。他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坳:“那老乡说的山神庙就在前面,日头落山前肯定能到。”说罢往苏和那边瞥了眼,见她正用小石子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是朵歪歪扭扭的海棠花。
     苏和察觉到他的目光,慌忙用脚把石子蹭掉,脸颊微微发烫。也平却在她身边坐下,捡了根枯枝无意识地划着地面:“你方才画的是京城的花?”
     “嗯。”苏和点头,声音细若蚊蚋,“家父曾说,御花园的海棠开得最好,花瓣像胭脂染过似的。”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也平哥哥见过吗?”
     也平嗤笑一声:“我只见过战场上的血。”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见苏和的脸白了白,忙换了语气,“你……你给我讲讲你们汉人的历史吧。比如那个于少保,你总把他的玉佩揣着。”
     苏和攥紧了腰间的玉佩,指尖触到冰凉的刻纹。她想起父亲在灯下教她读《正气歌》的模样,轻声道:“于少保是大明朝的英雄。当年脱欢部带兵围北京,满朝文武都劝皇上南迁,只有他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带着兵卒守了三个月,硬生生把他们打退了。”她顿了顿,补充道,“听说那时候草原上也遭了灾,不少瓦剌百姓偷偷往边关跑,我爹说,送来的救济粮里,还有你们部族的人帮忙运过呢。”
     “那后来呢?”也平追问,枯枝在地上戳出个小坑。
     “后来……”苏和的声音低了下去,“皇上复位,听信徐有贞的谗言,说他拥立新君,把他斩在了西市。”她抬头看向也平,眼圈泛红,“可徐有贞也没得意多久,构陷于少保的事败露后,就被关进了天牢,听说至今还在里头啃冷窝头呢。”
     也平握着枯枝的手猛地收紧,木刺扎进掌心也没察觉。他想起今早驿站兵卒的闲聊——“天牢里那位虽关着,手可还伸得长,听说又遣人来边关了”。当时只当是牢犯闲扯,此刻才惊觉不对劲,那些人分明是徐有贞在牢里布下的暗线。
     “你们汉人……总爱搞这些阴私勾当。”也平把枯枝狠狠掷在地上,火星子被风卷着飘向远处,“战场上打不过,就躲在暗处放冷箭。”
     苏和的脸腾地红了,刚要开口,阿依娜忽然用弯刀鞘敲了敲地面:“也平这话,倒像忘了去年冬天是谁把冻伤的汉人货郎拉进帐篷暖身子。”她转向苏和,眉梢挑了挑,“我们瓦剌部族多着呢,脱欢部抢城池,我们部族却靠跟汉人换茶叶过活,哪能一概而论?就像你们大明,有于少保这样的,也有徐有贞那样的,把一族人捆在一块儿骂,跟徐有贞构陷忠良有什么两样?”
     也平的脸涨得通红,捡起枯枝在地上划了个圈:“我不是说所有……”
     “那便说清楚。”阿依娜打断他,“战场是帝王的野心,百姓过日子,从来不分什么瓦剌汉人。你爹当年在土木堡被俘,给你送伤药的不就是汉

第506章 也平问苏和:苏和,你能给我讲讲你们汉人历史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