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6章 分封[1/2页]

锦衣映月明 青玉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队人马在自己的地盘上走走停停,一路上也见了很多熟悉的将军,回到应天府,距离徐达出征已有两年之遥。
     在朱元璋四十岁这年,已经收复了一多半被夺走的汉地,尤其是山西的大捷,对于朝廷来说更是意外之喜。
     于是在徐达等人回朝的第三个月,在朝堂之上,朱元璋举行了分封大典。
     这次除了驻守边境的守将,所有文武群臣都回到了应天,宫殿中站满了人,如此宏大的场面,上一次还是朱元璋的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
     随着掌印太监宣读圣旨,第一批的功臣站了出来,一共八个国公。
     分别是徐达,常遇春,李善长,刘基,李文忠,邓愈,冯胜,汤和。
     八大国公,八大柱国。
     其中以徐达和李善长最为得意,除了国公的位置,李善长任中书省左丞相,徐达保留了大将军的头衔,任右丞相。
     第二道圣旨开始宣读,封公之后,便是封侯。
     以蓝玉为首,耿炳文,傅友德,陆仲亨,丁普郎等人为辅的二十多人也走上前听封。
     第三批封伯的自然是廖永忠,苏子明等人,胡美也在其中,这是胡美自己要求的,女儿当了贵妃,自己这个爵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就连劳狄这个差点被朱元璋收为义子的小辈,也封了个忠武伯。
     朱元璋废除了后两等爵位,如此看来,已然分封完成,朝堂中的众人开始窃窃私语,隐约可以听到李星寒的名字。
     说话的基本都是文臣,唯独武将们挺立身躯目不斜视,没有人比他们还懂朱元璋,也没人比他们理解李星寒。
     李星寒没有理会身后的低语,位列众臣之前一言不发。
     “安静。”龙椅上的朱元璋开口,“圣旨还未宣读完毕,朕还没说话,你们嘟囔什么?”
     看百官安静下来,朱元璋摆摆手:“让最后一封圣旨,让太子宣读吧。”
     清逸少年走到龙椅之前,手中捧着圣旨,在得到了朱元璋的示意后,朱标亲自打开圣旨,声音朗朗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元帅李星寒,自朕起事以来,鞠躬尽瘁,生死相依,一十五年不改初心,常侍身旁,深得朕心,当列众臣公爵之上,特封齐王,与君同齐,一字并肩!”
     “大元帅之女李小满,自幼在朕膝下长大,与太子和其他亲王情同手足,朕自是疼爱有加,后入军中,杀伐果断,当为巾帼楷模,封平阳郡主。”
     “朱文正........封南青王,世袭罔替,镇守山东。”
     “沐英......封镇西王,领征西将军,择日出发,收复川滇。”
     宣读完圣旨,朱标轻提衣袍缓缓走到李星寒面前:“齐王接旨吧。”
     说完,旁边宫女和太监端着金银二册和丹书铁券走上前,最惹人扎眼的,是最下方绣着龙的红袍。
     自朱元璋建国之后,朱红色的龙袍便成了皇家专属,虽然四品之上官员也着红袍,但是颜色和质量上就差了许多,况且还多了一条金龙刺绣,皇室的金龙刺绣。
     李星寒还未下跪领旨,身后的文臣便跪了一地,高呼陛下不可,朱文正和沐英的郡王倒是不过分,可是李星寒这异姓亲王,他们无论如何忍不了。
     朱元璋微笑的走下龙椅

第126章 分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