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这天,李桂芳闲得浑身长刺。
平时在面点铺忙得脚打后脑勺,这几天不是东家吃年饭,就是西家来拜年。
突然闲下来,连放屁都觉得响得慌。
她闲下来后,老王婆那张刻薄脸就老在眼前晃悠。
她潇洒地把手里的瓜子往桌上一撂,拽起正在糊火柴盒的李江海就往外走。
五金市场里大半店铺都关着,就老刘家的五金铺已经半开半掩。
李桂芳一眼,就相中门口那辆凤凰牌三轮车,大红的车架,锰钢的车圈,车把上还系着个崭新的铃铛。
店铺伙计老刘,一看有戏,立即开始营销模式,“李老板好眼力!
这可是上海凤凰厂出的,锰钢车架,加厚轮胎。拉个三五百斤,不在话下。”
34;多少?34;
34;二百八!34;
34;你咋不去抢!34;李桂芳眼一瞪,34;二百五!34;
老刘一脸肉疼:34;这价,我裤衩都得赔掉!二百七,送您把锁!34;
李桂芳撇撇嘴,作势要走:34;隔壁老张铺子才卖二百六...34;
34;得嘞!34;老刘一把拉住她,34;看在老主顾份上,二百六就二百六!34;
李桂芳34;啪34;地把钱拍桌上:34;数清楚喽!少一张我可不认!34;
李江海在前头蹬车,李桂芳坐在车斗里,特意让老李绕道从5号院门口过。
她故意把车铃按得叮当响,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果然,老王婆正坐在院门口摘菜,一抬头看见这崭新的红三轮,脸顿时拉得老长。
34;哎哟,这新车就是不一样,坐着真舒坦!34;李桂芳故意提高嗓门。
老王婆手里的韭菜掐得啪啪响,嘴里嘟囔着:34;显摆什么呀,有钱烧的!有几个臭钱了不起...34;
李桂芳权当没听见,笑眯眯地让李江海再按两下车铃。
叮铃铃的声音在巷子里格外清脆,气得老王婆端起菜筐就往屋里走,差点被门槛绊个跟头。
阳光下,崭新的红三轮泛着耀眼的光,衬得老王婆那辆生锈的旧三轮特别寒酸。
凌晨五点半,桂芳斋的面包房,已经灯火通明。
半搅拌机34;嗡嗡34;地转动着,谢大嘴正往里头打鸡蛋,34;咱们工人有力量34;,调都跑到姥姥家去了。
张凤芝在长条案板前,麻利地分面团,手腕一抖就是一个完美的剂子。
旁边已经整整齐齐,排了二十多个小面团,另一边,还有几个弄坏了的面包胚!
34;哎哟!34;赵小棉突然叫起来,手里举着个歪七扭八的面团,34;这牛角怎么扭来着?34;
谢大嘴在一旁笑得直拍大腿:34;咋的?过年把脑子也包饺子里吃啦?34;
34;去你的!34;赵小棉作势要拿面团砸他。
李桂芳赶紧过来救场:34;来来来,我教你。34;
她抄起一个面团,三下五除二就搓成了水滴状,34;看好了啊,先这样...34;
董冬冬在烤箱前来回踱步,时不时弯腰查看温度计:34;190度...195度...快好了快好了!34;他鼻尖上沁出的汗珠在灯光下亮晶晶的。
34;都专心点儿!34;李桂芳拍拍手,34;第一炉可是要给老顾客尝鲜的,不能砸了招牌!34;
说着把最后一个牛角包坯子放进托盘,刷上一层金黄的蛋液。
此时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晨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那些整齐排列的牛角包上,映出一片温暖的金黄色。
烤箱34;叮34;的一声,宣告着桂芳斋的新一天正式开始了。
——
早上十点刚过,桂芳斋送走了第一波客人,店里总算能喘口气了。
李桂芳靠在崭新的柜台边,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看着收银台里堆得满满的零钱,嘴角忍不住上扬。
今早一开门,顾客就格外热情,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啊!
谢大脚正往玻璃柜里补货,闻言抬头笑道:34;可不是嘛!
我看街口“老味斋”的客人,都跑咱这儿来了。34;
她指了指门外,34;您瞧,又有人来了!34;
李桂芳一抬头,看见娘家几个嫂子正
第160章 匆匆团聚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