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2/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木木三大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蒋忠、朱仝军已经席卷了燕京城南的诸县,消失在了燕京城东的蓟州、景州和平州方向。
     对于这支突如其来的军队,萧干不敢大意。他留下耶律大石坐镇涿州震慑宋军,派心腹部将,自己的外甥乙室八斤领兵回防燕京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精骑向东展开了追击。
     然而,萧干领军在燕京城南和城东的诸县追击了几日,却未能发现那支敌军的行踪。
     一支两千多人的军马,就这般突然消失在了辽国南京道的大地上。
     更让四军大王萧干啼笑皆非的是,那支无名的军队不仅抢走了沿途的马匹与粮食,更是将县城城门、官衙、驿站等地的牌匾招牌都洗劫一空,也不知是何用意。
     倘若不是房屋拆迁不易,只怕来人会将各地的衙门都拆走吧!
     这是哪里来的贼军?或者说,这真是贼军干的么?
     四军大王萧干陷入了沉思之中。
     似乎,上了宋军的当了?
     萧干骑在马上转身南顾,命令手下将士停止了追击。
     ……
     辽军主力虽然莫名其妙地突然撤走了,但太尉童贯和麾下诸将已经领教过了辽军的实力。
     损兵折将之下,童贯也不敢奢望轻易收取燕云地区了。
     辽军撤军后,太尉童贯用接见外国使臣的礼节郑重其事地接待了辽国使臣王介儒,热情地与他攀谈了一番。
     随后,太尉童贯亲自修书一封,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希望宋辽两国继续保持以前的友好关系,请王介儒带着书信返回燕京交给天锡皇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辽国使臣王介儒走后,童贯就与幕僚们商议着该当如何为此战惨败善后。
     恰在这时,沧州知府杜迁派人给童贯送来了密信,向太尉童贯邀功。
     杜充在密信中告知童贯,自己得知朝廷大军与辽军接战不利,本欲率部前来救援。
     奈何沧州兵微将寡,不是辽军的敌手,来了也是无济于事。
     危急之下,杜充只得派沧州将朱仝领兵向北杀入辽国,用围魏救赵之计为雄州解围。
     因为此前沧州到雄州的道路被辽军截断,杜充无法向太尉请示禀报,只得仓促间擅作主张,派兵出击。
     希望太尉能够看在辽军北撤,雄州之围被解的分上,宽恕沧州军的擅自出击。
     密信中,杜充虽是言辞中表达了请罪之意,可是这分明是大功一件,杜充那厮确定不是来请功的?
     在送来密信后不久,沧州知府杜充又体贴地给太尉童贯送来了一堆劳什子杂物。
     看着满满数车的牌匾、招牌,宣抚司衙门里的众人都憋红了脸。
     沧州知府杜充这是送证物来了啊!
     口说无凭,这些劳什子杂物足以证明,杜充的确是派兵攻入了辽国腹地!
     十万西军大败亏输,辎重都便宜了辽军,却连辽国的一把土都没有抓回来。
     再瞧一瞧沧州知府杜充,别人可是在辽国闹得天翻地覆,险些将几个县城都拆回来了啊!
     这人与人一比,真是愧杀西军诸将,羞杀宣抚司众智囊啊!
     太尉童贯查看完杜充送来的这些破铜烂铁、碎石烂木,拿眼冷冷地打量了西军诸将一眼,口中说道:“沧州知府杜充尽忠职守,为国分忧,该当重重有赏!”
    喜欢。
  

第七百九十八章 杜充邀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