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帘进了内房,邓双低声问:“主子,一两金子换多少日光币?”
“二十二个。”海穆道,“对了,打这会儿起你得改口叫我‘爷,入乡随俗。”
“是,爷怎么吩咐就怎么来。”
不到一刻,伙计就拿着十串钱从里面出来了,见海穆正呷着茶,就递给了邓双:“您数数,一共二千二百个。”
日光币,仿中原的铜钱,圆形方孔,却是由玳瑁制铸的,上面纹路多是鱼形贝类。
“爷,点好了,不多不少正好二千二百个。”邓双把钱交还海穆。
“成,那咱们走吧。”海穆站起身拍了拍衣角,却只接过五串钱,挑着眉,“咱们一人一半。”
邓双很惊讶他这么做,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听话地跟着走了出去。
此时一股海风轻轻吹来,撩起他俩的发丝,真是又舒服又凉快。
“前面好热闹,我听见吆喝声了,咱们去吃点饭。”
“好呀。”邓双抽回正要去踩海穆影子的那只脚,快步走了上来。
没走几步,发现在转弯处立了个显眼的石碑,旁边还栽了一根树桩子挂着盏灯笼,邓双凑近去一看上面写着“甲申”。
“原来我们在第二十一层楼啊。”邓双嘀咕。
海穆笑了笑:“方才我在福梯里细细打听,才知十五至三十五层,乃是日光城商贸交流最兴盛的地方。”
邓双显然更在乎胃:“但愿这里的食物能吃得惯。”
“听你口气,似乎对日光城的饭菜并不抱很高的期望。”
“有一点,”邓双指了指旁边一块田,“一路上路经许多的田,没一处我有瞧见他们种着水稻的。”
“这一说,我也察觉了,南海日光充足,按说是早该种秧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海穆沉思片刻,又开了口:“除非,这里种不出水稻。”
大约又走了百来步二人,终于见到了三丈宽的街市上人来人往,各类营生作买作卖,热闹程度不输汴京。
酒肆、饭馆、茶楼、香店、当铺满街满巷皆有。
“就这家吧。”海穆领着邓双去了一家只有四张桌子的小店。
两人坐定,就有堂倌迎了上来。
“两位从中原来的吧——要不要来盘江南炒鸡?”
“唔?这儿还能听见‘江南二字,那来一盘。”海穆道,“哦,你这儿有米饭没?”
堂倌摇头:“稻米都是从海外运来的,小本经营可招架不住。”
因是海岛,日光城的田地蓄水力较差,五谷种植极难,稻米涩而不甘,所食米粒皆是商贾贸易所换。
后来,海穆又点了一碗鱼汤、一盘鲜果子、四只螃蟹,以及两碗燕窝,统共花了三十一个日光币。
邓双直咂着嘴:“究竟是金子在这里不值钱,还是这里的人都太富了。”
“两者都是理由。”海穆答。
“金子还不值钱?我没听错吧。”
堂倌端着果子送来,正巧听见邓双那难以置信的语调和话,顾不上招呼其他桌,拿出日光城人的自豪,朝邓双炫耀地答疑解惑起来。
这座在海洋上开山劈岛修造的海国绝不是闭塞原始的,相反它很富饶。这得益于环绕日光城主岛之外的其他三十七个岛屿——不是长着外界千金难求的稀珍药草,就是每日都有被海浪冲上岸的生金沙,所以金子不太值钱就是这理儿。
此外,它还盛产珊瑚、玛瑙、玳瑁、珍珠及沉香,这些可都价值不菲。
喜欢。
第七十六章 日光城(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