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邓双献计[2/2页]

双海 晏姜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马入地站稳,便有官级低的衙役麻溜地接过马缰往马厩走去,留下衙役头卑躬屈膝地迎上前领着二人人了堂内。
     来到签押房便一眼望见那块牌匾上,写着‘明察秋毫四个金字。
     淮王正端坐匾下悠闲地拿着茶盖划着杯中的茶叶,大理寺卿邹素侍立在东向正给海穆陈情全部抓捕细节。
     邓双走近后也侧着耳朵听起来。
     只听,邹素道:“王爷可否还记得前朝的黑水之乱,战败的流寇被迫迁居无叶城,由于黄沙走石,一片衰败,鲜有外族人与之杂居,使得这批古羌族人世代在此繁衍,后代相貌皆是挺鼻深眼。”
     海穆搁下茶杯,回应着:“那已是百年前的旧吴往事,说来本朝百官公卿唯李霍是异族长相,看来他当是羯赫罗那一脉。”
     邹素望向邓双,道:“这个邓小哥不知李霍背景,却凭验尸线索推判出凶手相貌,本官可否请教你是如何知晓的。”
     突然被点名,邓双有些错愕,连忙摆着手,道:“大人言重,小的只是从李府官家口中得知李大人夜晚温书持之以恒二十余年,才敢大胆推测李大人淡泊应酬想来所谓旧友屈指可数,如今李大人又官居大学士,朝廷之人岂敢得罪之,思来想去故人十之八九是故乡之人。”
     邹素听完,开口话锋又转,朝海穆作了揖,夸赞道:“王爷想必也是思及此,才出了那招定乾坤。”
     抬眼观察着海穆的神情,明白这句话王爷很是满意,便继续说道:“凶手一定以为出城申令中贯址、年甲、缘由三处乃官府特意留的陷阱,对此定会寻个假户符去编造。”
     “——只是凶手不单是凶手还是一个他乡游子,在填写无关痛痒的‘饮食喜好时自然是真情流露,故而下官只需对申令中饮食偏好西北菜的人严加询问便可。”
     “不过下官尚且缺乏铁证去定罪,请王爷再赐智慧。”原来方才的马屁是拍在这里,方兴艾心下了然,默默地骂了邹素一句“狗官”。
     海穆倒是不装腔作势,道:“本王也苦于此啊,邹卿。”说完便走下高堂,停在邓双身旁,问:“小厨子可有邹大人祈求的智慧?”
     “啊?”邓双脑子里正在消化方才邹素所讲,骤然没反应过来,一瞬间立马回神说道:“王爷,你只需问那疑凶是否想知金银钱财被藏于何处即可。”
     海穆一听大喜道:“妙,甚妙。吩咐下去,本王要升堂审犯。”
     巳时升厅,两边各四个衙差拿着长至齐眉的廷杖边在地上杵边高喊“威......武”。
     方兴艾伺候海穆换上五爪金龙的朝服,戴好嵌着宝石饰有东珠的朝冠后,身旁那位衙役头便开嗓叫道:“穆王驾到,保持肃静”,顿时门槛之外还在叽叽喳喳的围观百姓禁口整肃。
     邓双跟在队伍之后,琢磨着:王爷原来做了两手准备,若今日找不到铁证堂审便是邹大人一人操办,如今铁证如山自然要亲自审问,除了缉捕真凶震慑邪风,更是重整士气为科考选才造势。
    喜欢。
  

第十二章 邓双献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