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章 也先压境·兵锋所指[2/2页]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夜不收”探马看在眼里,加急送回了宣府。朱瞻基连续几日收到密报,对着沙盘上的兵力标注反复核对,终于理清了也先的虚实。他指着沙盘对张辅道:“也先的十二万大军,水分大得很。真正能战的,只有三部分。”
     “博罗纳哈勒在河套的一万骑兵,是去年阴山之战存活下来的精锐,算一支。”朱瞻基拿起黑色木牌,放在河套位置,“也先亲率的大同关外三万骑兵,是瓦剌本部的核心战力,算第二支。”他又将另一块木牌放在大同附近,“阿失帖木儿在开平的一万骑兵,虽不如前两支,但也算能打的。”
     张辅凑近细看,眉头渐渐舒展:“这么算下来,真正能与我军交锋的,不过五万兵马?”
     “正是。”朱瞻基点头,语气带着一丝冷嘲,“十二万大军,能战者不足半数。剩下的不是被胁迫的牧民,就是老弱孩童,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探马说,不少人拿着木棍绑刀片,连去年缴获的崩口斩马刀都算好武器了。”
     议事厅内的将领们闻言,都松了口气。先前听闻十二万大军压境,不少人心里发怵,此刻才明白也先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这等乌合之众,如何挡得住我二十万精锐?”成国公朱勇忍不住道,“殿下,不如我们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也先主力!”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不可轻敌。五万精锐骑兵仍是劲敌,何况他们熟悉地形,善长奔袭。我们只需守住宣府,耗到他们粮草耗尽,这些被胁迫的部落自会溃散,到时候再聚而歼之,方为上策。”他看向张辅,“老将军觉得呢?”
     张辅抚须笑道:“殿下所言极是。也先靠胁迫聚兵,军心本就不稳,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军中的怨气迟早会爆发。到那时,不用我们动手,他自己的队伍就先散了。”
     窗外的阳光照进议事厅,沙盘上代表明军的红色木牌与瓦剌的黑色木牌对峙,胜负的天平已悄然倾斜。朱瞻基望着北方,心中已有了计较——也先的十二万大军看似吓人,实则是沙滩上的城堡,只要明军守住阵脚,等待时机,这场战争的胜利,终将属于大明。而那些被裹挟的鞑靼老人与孩童的悲泣,终将成为压垮也先野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先似乎毫不在意后勤的混乱与军心的涣散,他在大同城外二十里的高地上搭起中军大帐,帐顶的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帐内,他召集了瓦剌各部将领,将几颗石子摆在羊皮地图上,分别标记着明军的布防位置。“汉人向来多疑,”也先用马鞭敲着地图,嘴角带着一丝得意,“他们猜我要攻大同,我偏转头打陕甘;等他们调兵去守陕甘,我再杀回大同。如此声东击西,定能撕开他们的防线。”
     刚从河套平原赶来参会的博罗纳哈勒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反对:“父汗,兵贵神速!如今我军粮草不足,拖延犹豫只会耗尽士气,必误大事!”他指着地图上的大同与宣府,语气坚定,“依儿臣之见,当集中所有能战之兵,从大同、宣府同时发起猛攻!只要攻破其中一处,就能长驱直入,直指汉人京师!”
     可也先显然不认同儿子的急进,他挥手打断博罗纳哈勒:“你懂什么?汉人主力在宣府,大同看似空虚,实则有诈。你只需回河套守住左翼,防止明军西调夹击即可。”博罗纳哈勒还想争辩,却被也先凌厉的眼神制止,只能悻悻退回队列,心中满是焦虑——他知道,父亲的犹豫正在将瓦剌推向绝境。
     与此同时,朱瞻基在宣府的帅帐里,正令工匠制作“兵棋”。木雕的士兵、战马、火炮按比例缩小,分别代表明军各部与瓦剌兵马,在巨大的沙盘上推演战局。当他将代表瓦剌的黑色棋子摆至“河西走廊”时,突然停手,对身边的幕僚道:“也先声东击西的把戏,瞒不过我。他扬言攻陕甘,实则必趁我军西调之际,突袭大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音刚落,他立刻下令:“传我将令,命大同守军连夜在城外挖掘‘品字形土壕沟,沟深丈余,宽两丈,沟底插满削尖的枣木,木尖务必涂满蛇毒!再在壕沟后布置三层拒马,神机营的佛郎机炮架在城头,炮口对准必经之路!”
     十月底的塞北已飘起小雪,双方主力在大同外围形成对峙。寒风卷着雪粒掠过战场,吹得旗帜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某天深夜,明军哨兵突然发现瓦剌营地火光冲天,隐约传来呐喊声,慌忙禀报“敌军夜袭”。朱瞻基却站在城楼眺望片刻,冷静下令:“勿动!此乃也先虚张声势,不必理会。”
     果然,没过多久,火光渐渐平息,风中飘来浓郁的焦臭味——瓦剌兵不过是在焚烧病死的战马尸体,试图制造偷袭的假象,扰乱明军军心。那些病马的尸体在火焰中蜷缩成一团,焦黑的皮毛随风飘散,连远处的野兔都被这诡异的气味惊得四散奔逃。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几日后,两军阵地间的空地上,竟出现了一只瘸腿的狐狸。它拖着受伤的后腿,一瘸一拐地从瓦剌营地跑向明军防线,嘴里还叼着半块烙饼。那饼显然是明军士兵掉落的,被雪水浸泡得有些模糊,却依旧散发着麦香。狐狸警惕地望了望两边的军营,最终还是朝着明军的方向跑去,仿佛知道哪边才有生路。
     朱瞻基在帅帐中望见这一幕,对身边的幕僚笑道:“连野兽都知道哪边有吃的,也先却还在做着入主中原的美梦。”他指着沙盘上瓦剌的位置,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也先强征部落、劫掠粮草,早已失了人心。他的军队看似庞大,实则如这只狐狸口中的饼——看似能充饥,实则填不饱肚子,迟早会溃散。”
     幕僚们纷纷点头,看着沙盘上明军严阵以待的阵型,再想到瓦剌营地的焦臭与混乱,心中已然明了:这场对峙,大明已占尽先机。朱瞻基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眼神坚定——他知道,也先的虚张声势不过是强弩之末,只要明军守住防线,等待时机,胜利终将属于自己。而那只叼着烙饼的狐狸,恰似这场战争的隐喻:人心向背,早已注定了结局。
    喜欢。
  

第100章 也先压境·兵锋所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