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越听越愁,不由出声打断:
“小将以前狭隘,只觉得朝廷把我等武将不当人看,心里憋屈,故此投了梁山。
如今听了唐小哥不辞辛劳仔细解惑,知道了前朝五代十国,武将们割据跋扈,祸乱国家的故事,才知道事出有因。
可凡事过犹不及,天下这么多兵将,当然免不了狼子野心之辈,可也有很多忠君爱国,只想外御强敌,内剿盗匪,保境安民,建立一番功业的武人!
像小哥刚才讲的什么帝王心术,把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无端问罪,再等新帝登基假惺惺来施恩赦免,如此侮辱天下豪杰,真当九州万方的英雄男儿都是皇帝一家的私产奴仆,却也过分了吧?难道君臣之间只能你死我活,没有互信的两全之策?”
唐烈竖起右手食指摇了摇:
“所以我说本朝太祖仁厚智慧,他就走出了一条两全之策。
太祖刚登基时,石守信等禁军将领手握重兵,换成其它帝王,只怕多半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了。
太祖却没有为了自家的权位跟昔日的老兄弟们翻脸,而是深思熟虑,其间也仔细听取了宰相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等策略。
最后赵匡胤没有主动削夺大将们的权力,避免了大家最后动刀子的局面,而是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
席间也没有“摔杯为号,冲出三百刀斧手,把将领们剁成肉酱”的传统戏码,而是太祖诚心向功臣大将们敬酒,感谢了他们当日陈桥兵变,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戴他为帝的功劳。
然后太祖感叹自己整夜不能安然入睡,众将自然连忙询问原因。
太祖表示在座各位是我的结义兄弟,我自然相信你们的忠诚,但是又有谁能保证你们部属的忠诚呢?如果有一天,他们为了富贵,同样把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那时候怎么办呢?
将领们知道受到了猜疑,而且他们身居高位,自己也肯定暗暗想过这个问题,当下纷纷请求宋太祖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
宋太祖也是举出五代种种乱象,最后开成公布地指出,这就是一个互信的问题。
皇帝不可能把头颅放在手握重兵的大将刀下,指望你们的忠诚,五代那么多短命王朝说明,再深厚的君臣情谊,最后都可能背叛,所以将领们必须放弃兵权,回到地方去!
但是将领们为国,为君王之前立下了大功,才能有今日位高权重的地位,让他们无端放弃,半生辛劳化为流水,任谁也不会甘心;何况将领们有兵在手,就算皇帝猜疑,好歹还可以抵抗一下。一旦交出兵权,万一皇帝心黑,派出几个狱卒,就可以操控他们的生死,自然也不敢贸然放弃部下。
唯一的万全之计,只能是大家结为一体,才不会互害!
宋太祖重申了以前的结义兄弟之情,然后承诺和在座的大将今后结为姻亲,君
第一百章 一条杆棒等身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