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九月一日,南锣巷四合院。
     何裕柱兄妹早早起床,尤其是何雨水,凌晨四五点就兴奋得无法入眠,在床上翻来覆去,还不时与哥哥交谈,因为她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学校生活。
     窗外的雨滴轻敲着窗棂,何裕柱看着这些细密的水珠,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明白,这是每个新学期开始时孩子们都会有的兴奋劲儿。
     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年少时光,每逢假期结束,他也会在开学前几天因为期待而难以入眠。
     并非是因为作业未完成,而是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他对校园生活充满了怀念。
     然而,何裕柱也清楚,这种新鲜感很快就会消退。
     一旦雨水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节奏,她是否会继续保持这份热情还是未知数。
     何裕柱牵着雨水走出屋门。
     易忠嗨正准备前往贾家,带他的徒弟去工作。
     秦淮茹此时身穿蓝色短袖,腹部的微微隆起已然明显。
     贾张氏近日已将秦淮茹怀孕的事传遍了整个院子。
     这在当时可是件值得庆祝的大事,贾家多年来人口稀少,如今终于有了希望。
     见到何裕柱准备带雨水出门,易忠嗨好奇地问:“柱子,你这是要去哪儿?”
     近来,关于何裕柱供雨水上小学的消息渐渐传开,今天恰逢九月一日,正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何裕柱坦然回应:“我带我妹妹去上学,今天开学。”
     贾东旭和秦淮茹听闻此言,均露出惊讶之色。“柱子,你真是厉害!一边工作养家,还能供妹妹读书。”
     那时并没有义务教育一说,上学需要缴纳学费。
     尽管国家提倡教育,但条件不足的家庭只能依靠自身的觉悟。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孩子。
     实际上,很多孩子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入校园,他们从未考虑过学习,从小便投身于田间劳作。
     不过,相比乡村,城市里的孩子情况稍好一些,但改善程度也有限。
     贾东旭由衷地说出这句话,因为何家目前没有成年人撑起局面,何裕柱虽仅十五岁,却承担着全家的吃喝拉撒。
     即便贾东旭比他大几岁,在工厂拿学徒工资,也不敢独自承担这样的重担。
     秦淮茹眼眸含情,对何裕柱的能力颇为钦佩。
     柱子家确实有能力,想必在鸿宾楼赚了不少钱,否则难以支撑如此开销。
     若哪家姑娘嫁给他,定会享福。
     秦淮茹思绪飘回自己在贾家的生活。
     婚后生活看似平稳,但她内心却有隐忧。
     从表面上看,贾家条件不错,丈夫贾东旭是学徒工,虽收入不高,但至少有份工作,还能在食堂吃饭省些开销。
     秦淮茹在救助站每月也能挣点钱,虽不及高级工人,但在四合院已属中上水平。
     然而,她的生活质量并未提高,甚至与婚前无异。
     婆婆每月要求上交五万元,贾东旭也不例外,剩余部分用于日常开销,美其名曰为孙子攒娶媳妇的钱。
     且不论孩子性别,单就提前几年准备,这做法似乎欠妥。
     秦淮茹思绪混乱,直到贾东旭唤她才回过神来:“淮茹,你在想什么呢?我刚才说的话你听到了吗?”
     见妻子走神,贾东旭连问数遍。34;啊?”
     秦淮茹惊醒。
     贾东旭继续说道:“听说你最近怀孕了,天天去救助站来回路途遥远,我有点担心,要不要请假在家休养?”
     秦淮茹立刻摇头:“这怎么行呢,东旭。
     没事的,我能坚持,怀孕又不是多大的事。
     我们村里那些大娘生孩子时还在田里干活,生完第二天就恢复正常劳动了。”
     秦淮茹容貌秀丽,却不娇气。34;再说,这份工作可是大爷费劲帮我找的,要是随便请假丢了,多可惜。”
     秦淮茹心想确实如此,这样的工作既轻松又不用辛苦挣工分,何必还要请假呢!
     贾东旭听见妻子这样说,欲言又止,不知该劝些什么。
     倒是易忠嗨,对秦淮茹有了几分新的看法。
     随着日常相处,他发现这位儿媳很会持家,有这样的媳妇,未来的生活应该会安稳不少。34;大爷,东旭哥,秦姐,没事的话,我就送雨水去上学了。”
     何裕柱扫视三人一眼,没多说话。
     这三人看似人畜无害,但他深知他们的本质,不想纠缠。34;好,柱子,路上小心,要是你爹寄钱过来,我再给你送去。”
     易忠嗨点头回应,并主动提起,显然是想积攒人情。
     毕竟邮递员送信时收件人明显是何裕柱,却被此人截下转交,还显得格外体贴。
     ……
     下午,送雨水到学校后,何裕柱没去上班,而是返回四合院。
     他回屋收拾衣物和床上用品,用麻绳捆好,虽然不轻,却轻松提走。
     他准备搬家,雨水上学后不便再住师傅家,且年纪渐长,长期寄居难免成为负担。
     何裕柱计划借此机会搬出四合院,与雨水住进师傅赠予的小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独门独院,免受邻里琐事困扰,且靠近学校,非常便利。
     他并未直接将行李放入空间,而是亲自打包,等接上雨水便搬过去。
     傍晚时分,何裕柱看了看手表,估计雨水也应该放学了。
     他拎起行李出门,刚到院子里就被提前下班的刘海忠碰了个正着。“柱子,你这是要去哪儿?”
     自从和何家有了过节,刘海忠几乎不再搭理何裕柱。
     但今天看到柱子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里面装着床单被褥和换洗衣物,他忍不住开口问:“二大爷,我搬出去住了。
     雨水现在上学,每天接送不方便,我就搬到学校附近去了。”
     何裕柱坦然说道,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第126章 搬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