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刚的情况,体育总局那边非常重视。”联络员补充道,“他本人也有些急躁。从绝望到燃起希望,再到现在停滞不前,这种心理落差很大。龙老的意思是,这件事,恐怕还得您亲自出马才行。”
周翊聪放下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通过“望气术”远程感知了一下石刚的气场,发现果然如报告所言,一股微弱但极其坚韧的灰色“死气”,如同蛛网般缠绕在他的命门要穴附近。这股气,不是普通的风寒湿燥,而是当年那场毁灭性的运动损伤留下的“本源创伤之气”,已经与他的骨髓、神经深度纠缠,寻常针药之力,只能治其表,难以触其根。
“看来,是需要用点特殊的法子了。”周翊聪心中有了计较。
他决定亲自去一趟京城。同时,他也想借这个机会,检验一下他新收编的这支“民间高手团”的成色。
“我准备带几个人一起去。”周翊聪看向吴院士,“就当是现场教学了。”
消息传开,整个基地都轰动了。能跟着“周宗师”出去见识真功夫,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孙敬修等人纷纷请战,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带上。
周翊聪最后点了三个人。
“药痴”孙敬修,负责随行辨识和处理可能需要的特殊药材。
一位名叫“罗正骨”的六旬老师傅,他的一双巧手,能隔着皮肉摸清骨骼最细微的错位。
最后一个人选,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
“刘婆,您也一起。”周翊聪的目光落在了那位沉默寡言的“针怪”刘凤姑身上。
刘凤姑抬起眼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自从上次被周翊聪的“神农之术”折服后,她虽然表面上归顺,但内心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属于“针道”传承者的孤傲。她承认周翊聪在种植、方剂上的境界高深,但对于针灸,她自信自己浸淫一甲子的“飞经走气”之法,有其独到之处,未必会输给这个年轻人。
周翊聪点她,正有敲打和指点之意。
一行人乘坐专机抵达京城,直接住进了为石刚特设的高干病房。
病房里,石刚坐在轮椅上,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奥运冠军,此刻面带愁容,眉宇间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焦虑。看到周翊聪,他眼中立刻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周神医,您可来了!”
周翊聪点点头,没有急着上手,而是先让孙敬修、罗正骨和刘凤姑三人,依次为石刚进行诊断。
这既是诊断,也是一场小型的“考核”。
孙敬修望闻问切,很快便判断出石刚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荣”,开出的方子也是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为主,中规中矩,是良医水准。
罗正骨则上前,双手在石刚的腰背和双腿上仔细触摸,他的手指仿佛长了眼睛,片刻之后,他沉声道:“周神医,石冠军的第五腰椎有极其细微的陈旧性错位,与周围筋膜粘连,如同老树盘根。这恐怕是气血不通的根源之一。”他的诊断,比医院的影像学报告还要精准。
最后轮到刘凤姑。
她一言不发,只是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搭在石刚的脉搏上。她闭着眼睛,一动不动,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在场的人都有些不耐烦了,她才缓缓
第156章 飞针惊鸿影,一气定乾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