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鹏程机械厂的广播里播放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卷毛、大刘、阿强、小斌、老周五人穿着崭新的海魂衫和喇叭裤,手提双卡录音机,大摇大摆地走进厂区。
录音机里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几个女工立刻围了上来。
“哟,这裤子真时髦!哪儿买的?”扎着麻花辫的女工红着脸问。
卷毛甩了甩烫卷的刘海,故作神秘:“‘林氏潮流买的,限量款!”
“贵不贵啊?”
“二十五一条!”大刘插嘴,“不过听说今天只卖一百条,去晚了就没了!”
女工们惊呼一声,立刻交头接耳。不到半小时,整个机械厂都在传,县城开了家“林氏潮流”,卖最新款的粤港喇叭裤!
上午九点,“林氏潮流”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苏晚晴站在柜台后,紧张地攥着记账本:“林默,来了好多人……”
林默淡定地喝了口茶:“按计划,今天只卖一百条。”
店门一开,人群蜂拥而入。
“我要两条!”
“给我闺女带一条!”
“别挤!我先来的!”
李铁柱带着几名青年维持秩序,嗓子都喊哑了。不到两小时,一百条裤子销售一空。
“没了?”一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急得跺脚,“我排了一早上!”
林默微笑:“明天还有,不过限量一百条。”
中年人骂骂咧咧地走了,但更多人开始打听,“能不能提前订?”
第二天,情况更加火爆。
还没开门,店外已经排了上百人。几个二道贩子混在队伍里,交头接耳:“听说黑市已经炒到三十五一……”
林默依旧只放出一百条,并在门口挂上牌子:
“因货源紧张,明日限量50条。”
人群炸锅了。
“才五十条?够谁买的!”
“我加钱!四十卖不卖?”
林默摇头:“按顺序来,不涨价。”
但他悄悄对李铁柱使了个眼色。
当天下午,黑市喇叭裤价格飙升至五十元一条。
第三天,林默使出了杀手锏。
店门口贴出告示:
“即日起开放预订,预付20元定金,三天内优先取货(售价40元/条)。”
队伍瞬间排到了街尾。
“我订三条!”
“给我写个名字,张翠花!”
“别挤!我带着钱来的!”
苏晚晴手忙脚乱地登记,李铁柱收钱收到手软。仅半天时间,剩余的两百五十条裤子全部被预订一空。
当晚,小楼二楼。
林默将一摞钞票堆在桌上:“五百条裤子,总销售额一万五。”
苏晚晴和李铁柱瞪大眼睛,进货成本才两千,净赚一万三!
“这、这怎么可能……”苏晚晴手指发抖地翻着账本,“利润率650%?”
李铁柱直接跪了:“默哥,你这不是做生意,是点石成金啊!”
林默笑了笑,拿起一条裤子:“知道为什么能卖这么火吗?”
两人摇头。
“第一,限量制造稀缺感。”林默掰着手指,“第二,让顾客自己炒高价格。
第三,预订模式提前回笼资金。”
他看向苏晚晴:“这就是清北经管学院
第13章 饥饿风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