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让四个人吃一天。
     名声传开
     渐渐地,找“白毛代笔”的人多了起来。
     有抄经的,有仿字帖的,甚至还有替人写情诗的。卫穆清来者不拒,价格压得极低——别人收三十文,他只收十五文;别人要三天,他熬一夜就能写完。
     “你疯了吗?”二傻看着卫穆清熬红的眼睛,“为那几个铜钱,眼睛不要了?”
     卫穆清没抬头,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练字。”
     ——他确实在练。
     ——练卫丰教过的笔法,练《千字文》里的筋骨,练将来要写在仇人脸上的“杀”字。
     偏见与压价
     尽管字好,生意却始终惨淡。
     “听说那白毛小子是妖物转世,碰过他写的东西会倒霉!”
     “我娘说,他爹就是被他克死的……”
     来找他的人,要么是贪便宜的纨绔,要么是急着交差的懒学生。报酬常被克扣,有时甚至用发霉的馒头抵账。
     卫承璟每次都想掀桌子,却被卫穆清拦住。
     “哥,”白发少年数着铜钱,声音平静,“够买墨了。”
     ——他们需要墨。
     ——需要笔。
     ——需要把仇恨刻进骨血里的工具。
     微光
     某个雪夜,破庙里罕见地点了油灯。
     卫穆清在抄《孟子》,卫承璟对着火光磨匕首,二傻和小结巴分吃一个烤红薯。
     “老二,”卫承璟突然说,“今天药铺掌柜问我,能不能帮他抄医案。”
     卫穆清笔尖一顿。
     “他说……字好,不问来历。”卫承璟咧嘴一笑,“价钱翻倍。”
     小结巴惊喜地跳起来:“真、真的?”
     卫穆清低头继续写,白发垂下来遮住了表情。
     灯花“啪”地爆了一下。
     火光中,四个影子在墙上摇晃,像一群即将出笼的幼兽。
     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
     站在桥上。
     一天又一天。
     望着一边。
     她对家人最后的记忆是模糊的脸,笑着让她在桥上等待,日出又日出,再没有熟悉的人影出现。
     这个孩子。
     其实没用。
     但卫承璟还是把她带回去了。
     可能是那点善心作祟。
     而且最近生活稍微有一点好转。
     桥上捡的,就叫小桥。
     能干嘛,之后再想。
     她挺聪明。
     身体也很硬朗。
     (不要有奇怪的情感啊啊)
     一开始很怕卫穆清,相处几天也好了。
     她对数字挺敏感,能数数,有时候兄弟俩就给她讲讲加减法。
     虽然年纪小,但也能干活。
     捡到小桥的那天
     卫承璟原本没想管她。
     一个四五岁的小丫头,站在桥头,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脏得看不出模样,只有一双眼睛亮得吓人。她一动不动,像块生了根的石头,从日出站到日落。
     “大哥,你看……”二傻用胳膊肘捅了捅卫承璟,“那丫头站三天了。”
     卫承璟眯眼望去。
     确实,这几天路过这座桥,总能看见她。不哭不闹,就只是站着,盯着桥下的流水,像是在等什么人。
     “关我们屁事。”卫承璟转身就走。
     可傍晚回破庙时,他鬼使神差地又绕到桥上。
     小丫头还在。
     天快黑了,风里夹着雨丝,她缩了缩

第10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