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六章 为了公平与正义[2/2页]

大明第一墙头草 随轻风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试乃是国家抡才大典,朝廷用人之根基!
     同样也是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心中的一道光,是千千万万读书人的信仰和出路!
     魏御史!你也是两榜进士出身,你也享受过科举的荣光,怎敢在此口出狂悖之言!”
     看白榆的愤激样子,活像是一个信仰被践踏了的狂信徒似的。
     而真正读书人出身的魏御史,此刻却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于是白榆又趁机主动开始做总结陈词了。
     “总而言之,在下是为了科举公平与正义而出手啊,同时又没有超出必要界限和造成严重后果,应当免于处罚!
     如此才能凝聚天下士心,彰示朝廷对科举的重视和对公平的维护!
     如果御史老爷你胡乱判罚我,你考虑过社会影响吗?
     京城可是聚集着天下最多的不得志读书人,你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白榆越说越顺溜,节奏飞起,“如果今天敢按你那些罪名判罚,我就去敲登闻鼓,告御状!
     不只是为了我个人,还是为了公平与正义!
     我会告你魏御史纵容科举不公,包庇破坏科举之人,无视考生正当权益,动摇国家之根基!”
     听着被反扣了一口又一口的黑锅,魏御史破防大怒,“你当登闻鼓是你家开的?”
     白榆顶回去说:“我敢去敲,你敢去应吗!”
     魏御史怒气冲冲的摘下官帽,狠狠摔在公案上,喝道:
     “本察院今天拼着官职不要,拼着身败名裂,也要先重判了你再说!”
     卧槽!白榆大吃一惊,怎么还能鱼死网破了呢?还有没有一点为官的涵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即白榆连忙叫道:“不至于!不至于!兵变,还有兵变罪名可用!”
     代表东厂负责监听的陆白衣觉得这法庭实在不像话,太草台班子了。
     她不得不出面打圆场道:“兵变怎么说?”
     白榆解释说:“咱们吃皇粮的,如果犯了事,罪名可分私罪和公罪。
     如果是兵变,就要先按公罪来论,处理起来无非就是招抚和围剿两种路子。
     按照往常的惯例,对于那些起因遭受不公、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没有波及其他地方、没有反叛意图的兵变,朝廷一向是安抚为主,这是我大明朝廷以人为本的仁政。”
     说到这里,白榆又指了指自己,“在下完全符合各项招抚条件,而且在下闹的是衙署,不涉及任何民间百姓,正适合公对公。
     那么现在情况应该是,魏御史代表朝廷招抚兵变军丁,也就是我。
     我话讲完,谁赞...啊不,御史老爷你看着办,自己选择如何判决吧。”
     扯皮扯到现在,魏御史在事实上已经被白榆强塞了几种选择。
     要么坚持按个人犯罪的路数,偏袒府衙官吏,强行判罚白榆,当然也可以判白榆情有可原免于处罚。
     他白榆肯定会高举科举公平的政治正确大旗,如果不服就继续反抗,把事情摆在明面上闹到底。
     要么就是按照对待“群体性事件”的路数,不视为犯罪,以安抚和化解为主,他白榆也就此息事宁人。
     魏御史只觉得脑子乱糟糟的,拍案道:“今日到此为止,择日再判!”
     到底前生造了多少孽,才会让自己今生审白榆的案子啊!
    喜欢。
  

第五十六章 为了公平与正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