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乱如麻[1/2页]

大明第一墙头草 随轻风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拿着这件绝世名画、文化瑰宝,白榆的心情很难评。
     他脑子中很抽象的冒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五百年后的上辈子,对这幅画上手的话,得判多少年?
     激动了好一会儿后,白榆强行把心态放平,如果这幅画是赝品,那不就白激动了吗?
     可他对于书画鉴定一窍不通,所以他又打开了AI进行查询,以一些侧面资料进行论证。
     结果查出了一堆野史,大致意思就是首辅严嵩找王世贞父亲王忬索要《清明上河图》。
     而王忬给了严首辅一个赝品,激怒了严首辅父子。
     去年王忬在总督任上兵败,严世蕃趁机构陷王忬,导致王忬被治罪处斩——今天的公开处就是这件事。
     所以《清明上河图》还真与王世贞有过关系,另外从今天王世贞的语气来看,这幅画是真品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刘存义见白榆对着画发呆,凑了过来,问道:“这画一定不便宜吧?”
     白榆反问说:“你怎得知道?”
     刘哥答道:“道理很简单,如果这幅画是廉价东西,又怎么能给那位王总督招来杀身之祸?”
     “确实很贵重。”白榆叹道。如果在五百年后拥有这幅画,那是多么泼天的富贵?
     刘哥美滋滋的说:“先把画藏起来,等风头过去,再拿到城隍庙庙会出手。”
     在当今京城,庙会是一种很兴盛的商业模式,指的是大寺庙周边的定期集市,附近的城隍庙庙会就是比较大的庙会之一,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
     在庙会上,售卖的不只是吃食百货,还有大量的书画交易。
     又听到刘哥说:“可惜不是当今最值钱的唐伯虎春宫画,不然这么大的画幅,卖个十两银子不是问题。”
     白榆:“......”
     《清明上河图》卖几两银子?算了算了,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刘哥知道的太细了。
     最后白榆收起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你不懂,先由我保存,看看风向再说。”
     本来刘存义还想去西院胡同那边应募打手,不过考虑到刚当众抢了画,也决定在家躲避一段时间。
     找邻居家借了一点粮草,两人就安心宅住。
     两日后,白榆找了借口出门,早早前往锦衣卫总衙大门外等待史经历。
     路过前庭时,又看见了那位自称严鹄的千户。
     此时严千户正在大骂手下旗校,隐隐约约又听到了《清明上河图》这个关键词。
     到了经历司判事厅,史经历取出一张文书,对白榆说:“此乃结状,证明你是锦衣卫在籍子弟,也没有逃役情况,发放给你了。”
     白榆连忙收下,感激的说:“经历老爷的大恩大德,小人我没齿难忘。”
     有了这份结状,就可以去县衙报名参加县试了。
     熟悉科举制度的都知道,科举小三关是县试、府试、院(道)试,需要一关一关的过。
     白榆早就测试过了,用AI写科举特有文体也就是八股文,是完全没问题的。
     更何况八股文推行了快两百年,早就套路化、模板化了,这更是AI作文的强项。
     至于考试策

第九章 乱如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