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他眼里英王权势太盛,他定然不安,除了升品阶,赏赐些金银珠宝,其他的他定然是不会给的。”两人都知道如今的局势,英王自己也知道。
“如今淮东叛乱已平,英王打算何时成事?”梁染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启其他的计划了。
“安焱在在离京城最近的临安也布置了十万人马。原本英王手里共十五万西南路大军,之前同阿莫托开战,还有这次去淮东平叛,共损耗了五万人马。如今福王看起来立场不明,应该不会轻举妄动。十五万镇北军在我父亲手里,辽王有十二万兵马,负责镇守安国西路的西蜀大军也有五万之众,掌管西蜀大军的徐彬是安焱的心腹,安焱派徐彬镇守蜀地一是为了抵御外敌,二是为了制衡英王,若是英王从西南起兵,第一个对上的怕就是这徐彬了。”
听周璨这么一分析,梁染墨对各方人马当前的军事实力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么说来,镇国公的十五万兵马加上英王的十万人马的话总共也就二十五万,若是英王起兵,辽王和福王暂且不算,安焱手中也有二十五万兵马,这其中还不包括三万御林军和两万驻守在京郊大营的兵马。所以若是英王想要一击必胜,那必须再得争取另外两位王爷的支持。”
“是的,所以在当前的平衡没有被打破前,就算英王手中有名正言顺登基的筹码,但是走到那个位置前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以你之见,辽王和福王会站在哪一边?”过了这么多年,许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她也不知道如今这两位王爷的脾性如何了。
“福王的封地离英王的很近,英王曾同我说他们私下偶有往来,但是共谋大计这件事十分重要,所以还是得找机会试探一番。”
“辽王呢?”梁染墨又问。
“辽王我很少见,听说辽王生母早逝,当年安焱登基后他年纪尚小,原本按祖制他应该在新帝登基后即刻去往封地的,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却仍旧在宫中呆了三年。”关于辽王从前的事还是有一次行军打仗回来的路上他同父亲闲聊时无意间知道的。
听见周璨提前了辽王去往封地的前三年,倒是唤起了梁染墨尘封多年的记忆。
安平帝登基时,辽王刚过完十六岁的生辰,那时候安钰三岁。
辽王去太后那里请安,年节时也会来她这里问安,小小的安钰第一次见这个叔叔时就很喜欢他,辽王每次来时安钰都会跟在他身后转悠,辽王问晚安要走时,安钰就会拽着他的衣摆,豆子大的眼泪一颗颗掉下来,一脸委屈的样子不让辽王走。
有一次安焱也在,他见安钰这么喜欢辽王,便说让他多留几年。
也不知道安焱是别有用心的利用安钰做借口将人留在京城还是单纯的想要多留他在京中。但是如今看来,也许是因为安焱担心辽王去了封地后羽翼丰满会成为他的隐患,所以故意将人留在京中看着。如今想起来辽王当年完全没有推拒就答应了,想必也猜到了他这个皇帝哥哥的别有用心罢。
不过辽王当时看起来也很喜欢安钰,隔三差五会到她这儿来看安钰,有时候还会带着安钰在宫里玩,总之安钰十分喜欢这个叔叔。
就这样,辽王听安
第一百零三章 存心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