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家兄妹和陆行川从外面进来。
     一眼就看见了柜台后面的李掌柜和沈玉楼。
     三人直接走过去。
     赵宝珠挽住沈玉楼胳膊,悄声问道:“怎么样了?”
     一边说,视线一边在大堂内梭巡。
     然后视线停留在靠窗的那桌客人。
     她没见过从京城里来的唐大人,但她见过他们的父母官县令大人。
     能让县令亲自作陪的,不用想也知道,那个留着一撮胡须,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人家,想必就是京城里头来的唐大人了。
     “跟县令大人坐一桌的那位老人家,就是从京城里头来的贵客?”
     “对,就是他。”
     沈玉楼点点头,然后又狐疑地望着唐大人打量了一眼。
     人是没认错的。
     可这慈眉善目……怎么看出来的啊?人家唐大人,明明看着挺威严的好不好?
     尤其是现在,唐大人的双眼眸微微眯起来,正闪烁着如鹰隼般的锐利光芒。
     赵宝珠道:“他是来收拾韩老爷的,是位好官,好官都长得慈眉善目!”
     沈玉楼:“……”
     好家伙,感情唐大人的慈眉善目,是这么来的呀!
     沈玉楼哭笑不得,摇摇头,继续留意着唐大人那边的情况。
     她对这位唐大人其实并不怎么了解。
     但她觉得,一个在京城当大官的人,都已经是花甲之身了,还不辞辛苦地跑遍天下查案审案,一定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
     而一个好官,是不会追求排场的。
     所以,她没有给这位唐大人准备什么山珍海味,就是寻常人家吃的家常菜,只在味道上面下功夫。
     一来是投其所好。
     二来是避免酒菜规格过高,引起四周学子们的注意,再下意识地收敛言行,不敢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至于为什么要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再让说书先生正式开讲,这个是李掌柜的安排。
     李掌柜:“不着急,先让他们吃饱,吃饱了肚子才好有力气拍桌子。”
     最主要的是,酒壮人胆。
     为了以示他们酒楼对学子们的重视,他们酒楼今日不但给学子们提供免费的饭菜,每桌还免费提供了两壶酒水。
     一个喝不醉人,但却能让人血液沸腾,容易头脑发热的量。
     一开始,唐大人对说书先生讲的故事没怎么上心,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地听着。
     然而听着听着他的表情便凝重起来。
     这会儿更是连茶都顾不上喝了,目光一瞬不瞬地望着说书先生。
     那样子,竟是恨不能伸手进说书先生的脑袋里,将他未说完的故事直接掏出来瞧一瞧。
     说书先生并不知道唐大人的身份,只觉得这位老人家的目光实在犀利至极。
     也亏得他说书说了多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识过,心理素质足够过硬。
     一开始他还有些紧张,但很快他便调整过来,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下说。
     “话说这日,那位大老爷又要朝书生下手,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书生得天眷顾,梦中受仙人指点,掌握了很多他贪污受贿,草芥人命的证据。”
     “其中有一项便是,某年天灾,朝廷拨下救济款,可这位大老爷,仗着职务之便,和地方的官员勾结,以偷梁换柱的法子,将朝廷拨下来的好米好粮,用发霉受潮长满谷虫的陈年旧粮替换掉,然后他们再将替换过来的米粮,高价卖给官府做救济灾粮,两头捞钱不说,还因为表面功夫做得到位,得到了圣人的嘉奖,一下子官升两品!”
     “如此中饱私囊,欺下瞒上的贪官,简直人神共愤!”
     神有没有愤怒不知道,反正唐大人是愤怒了。
     他身为大理寺卿,每年经手的案件无数。
     十年前廖洲大旱,庄稼都被干死了,百姓们颗粒无所,哀鸿遍野。
     灾情上报到朝廷,朝廷立马拔下救济灾民的钱粮。
     彼时这件事由户部的一位侍郎负责。
     后面这位侍郎还因为在灾情安置过程中表现出色,得到了皇上的嘉奖,官升两品。
     然而他却觉得情况不对劲儿。
     因为他有位好友就在廖洲,好友在信中告诉他,朝廷下发到他们廖洲的救济粮,恐遭到了盘剥。
     后面他暗中调查,却并无收获。
     但他通过暗中走访,从廖洲百姓口中打探出了些许蛛丝马迹,确信朝廷下拨到廖洲的救济粮,的确遭到了盘剥,甚至是调换。
     奈何苦于没有证据。
     但是现在,时隔十年之后,这件他当时没能查清楚的悬案,出现在了故事中!
     唐大人激动不已,有种醍醐灌顶的恍然大悟。
     他知道这件悬案要从哪入手了!
     而四周的学子们却是低声议论开来。
     “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我听着好耳熟啊。”
     “是吧?我也觉得很耳熟,这不就是那天发生在陆清川身上的事情吗?”
     唐大人本来都打算起身离开了。
     思索十年未果的案子,现在终于找到了切入点,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调查清楚,好将那个中饱私囊,欺下瞒上,贪赃枉法的侍郎早日绳之以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听见学子们的议论,唐大人起身的动作顿住。
     他扭头问正交头接耳讨论这件事情的两位学子。
     “听你们方才说,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
     两个学长抬头看了他一眼。
     其中一个学子想了想,说道:“倒也不全是真实发生过,但前面部分是真实发生过的。”
     随即便将前几日,韩老爷设宴款待他们,趁机协助女儿强行占有的事情一一说给唐大人。
     “幸亏我那同窗命好,因为肚子不舒服,躲过了一劫。”
     “但另外一个县学的学子却被韩家的富贵迷住心窍,想攀上韩家这棵大树,趁机跟那韩大小姐发生了首尾关系。”
     “后面韩家大小姐发现自己算计成空,还把清白搭了进去,气恼之下,欲杀了对方。”
     “后来两人在争执过程中,双双死于对方之手。”
     事发时,他就在现场,所以印象尤深。
     那学子冷笑道:“他们二人,一个不知廉耻,一个妄想攀龙附凤,也算是死有余辜。”
     二人若是活着,将来不知道还要多祸害多少人。
     只可惜,那位助纣为虐的韩老爷没能得到报应。
     事发后,韩老爷用了些手段,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将所有黑锅和骂名,全都甩给了已死的韩辛夷和马学文两人头上。
     但他只能堵住众人的口,堵不住众人的心。
     当时在场的众学子,其实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事不关己,懒得徒生事端,所以大家才对这件事

第134章 人命如草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