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争锋[1/2页]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祭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哦?”李世民冕旒后的目光微微一凝,声音听不出喜怒:“崔卿所劾何事?细细奏来。”
     崔干抬起头,脸上满是痛心疾首:“臣劾太子殿下,威逼勋贵,罗织罪名,意图构陷开国元勋,国之柱石杜如晦公之族裔......京兆杜氏!”
     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泣血般的控诉,“杜氏一门,忠贞体国,杜如晦公更是陛下肱骨,房谋杜断之美誉犹在耳畔!”
     “然......太子殿下因私人嫌隙。”
     “竟纵容东宫属官,行构陷之事!”
     “先是无端羁押杜府子弟杜楚明,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他猛地转身,戟指面色铁青的李承乾,言辞如刀继续说道:“幸得杜老大人深明大义,忍辱负重,连夜亲书血表,泣血陈情于天听,方使杜家免遭不白之冤!”
     “陛下!储君乃国本,当以仁德服众,岂能效法酷吏,行此构陷忠良,动摇国本之举?”
     “臣恳请陛下明察,还杜氏清白!”
     “并严惩构陷之徒,以正朝纲,以安天下士族之心!”
     崔干的控诉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将杜家塑造成无辜受害,忍辱负重的忠良典范,而李承乾则成了心胸狭隘,滥用权力,构陷元勋后人的昏聩储君。
     殿中气氛瞬间变得极其微妙,不少出身世家的官员交换着眼神,隐隐有附和之势。
     杜淹虽未亲至,但其嫡孙杜荷立于勋贵班列中,垂首低眉,肩膀微颤,一副悲愤难言的姿态。
     御座之上,李世民沉默着。
     冕旒的玉珠轻轻晃动,遮住了他所有的表情。
     无形的压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李承乾站在太子位上,身体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他能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审视,有怀疑,有幸灾乐祸,也有少数如张玄素,刘仁轨般的担忧。
     崔干字字诛心,将杜家的血书效应放到了最大!
     他袖中的手紧紧攥着,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强行压制着立刻抛出杜楚明和密信的冲动。
     时机……还不到!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和崔干脸上悲愤之色更浓,准备再次叩首死谏之际......
     殿门外,陡然传来一阵沉重而急促的脚步声!
     伴随着甲胄叶片摩擦的铿锵之音!
     一个高大的身影,逆着殿门涌入的晨光,大步流星闯入这肃穆压抑的殿堂!
     绯红官袍上犹带长途奔波的仆仆风尘,腰间横刀虽已解下,但那身经百战磨砺出的铁血之气却扑面而来,瞬间冲散了殿内文官们营造的悲情氛围。
     正是河东转运使,刘仁轨!
     他无视满殿投来的惊愕目光,无视崔干僵在脸上的悲愤表情,更无视了勋贵班列中杜荷骤然抬起的惊惶双眼。
     他径直走到御阶之下,对着御座方向,轰然单膝跪地!
     双手高高举起一个厚得惊人的,用黄绫包裹的沉重卷宗!
     “臣!河东道转运使刘仁轨!奉太子殿下钧旨,清查河东盐务积弊,现有紧急要务,冒死觐见,启奏陛下!”
     声音洪亮如钟,带着边关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堂争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