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八章 赵牧出手![2/2页]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祭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是镇纸,是……是太子殿下和云袖姑娘的定情信物,里面藏着月老的红线呢!”
     “不然,殿下干嘛特意点明大放异彩?”
     “那是盼着云袖姑娘早日名动天下,好……好接进东宫去呢!”
     这话当场招致骂声一片!
     “屁!”
     “若要是名动天下,那东宫还能进得去?”
     “那分明是贵人的嫖资,怕纠缠上,所以给的多了点儿罢了!”
     这些声音起初只在平康坊的脂粉堆里打转,带着浓浓的艳羡、嫉妒和难以置信。
     然而,当这消息混杂着早已喧嚣尘上的“太子狎妓栖梧轩”的流言,被有心人刻意搅动放大,再经由那些遍布长安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市井闲汉落魄文人以及茶馆说书人之口添油加醋地传播出去时。
     事情便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滑向了彻底失控的荒诞。
     风卷着燥热与流言蜚语,刮过东宫偏殿敞开的窗户,似乎能带来远处市井隐约的喧闹。
     可在东宫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彻夜未熄的烛火即将燃尽,也将那仍旧伏案的身影拉的老长。
     空气里弥漫着墨香与汗味交杂,仿佛一种无声的焦灼。
     张玄素和于志宁连同几位东宫属官,个个眼窝深陷,脸颊紧绷。案几上地上,到处散落着写满字的纸张,上面是反复修改、争论的痕迹。
     李承乾坐在主位,眼底同样布满血丝,下颌的线条绷得极紧,显出一种近乎残酷的专注。
     他手中的朱笔悬在《厘定西域商路税关疏》的既定稿上,迟迟未落。
     “殿下,”张玄素的声音沙哑,指着其中一段,“此处‘按货值百抽三,看似公允,然西域胡商多狡黠,以次充好、虚报货值者比比皆是。若只此一项,恐税源流失大半,亦难杜其欺瞒之心。”
     于志宁立刻接口,手指重重敲在另一处:“张詹事所言甚是。臣以为,当辅以‘过所勘验与‘货品抽检并行之制!”
     “商队过税关,须呈验沿途关隘核发之过所文书,详列货物种类、数量、来源,而税吏有权依规抽检,若有虚报,轻则补税罚没,重则……”
     他眼中厉色一闪,“……可禁其再入关市!”
     一位年轻的属官面露难色:“左庶子,此法固可防弊,然操作繁琐,恐增税吏贪渎之机,亦会拖慢商队通行,引得怨声载道。
     “毕竟西域商路,贵在流通……”
     “流通?”于志宁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无规矩不成方圆!”
     “若无雷霆手段震慑奸邪,何来长久流通?”
     “因此又岂能因噎废食?”他据理力争道,“税源不清,国帑虚耗,此乃动摇国本!”
     争论声在殿内激烈碰撞,如同刀剑相击。
     李承乾的目光在争执的双方脸上扫过,又落回眼前的文稿,那锐利的眼神仿佛要穿透纸背,洞悉每一个文字背后千丝万缕的利弊权衡。
     他深知,这三策新政,尤其是这税关之疏,是他在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中,唯一能握住的定海神针。
     毕竟根基不牢,则满盘皆输。
    喜欢。
  

第七十八章 赵牧出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