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脑子里‘嗡了一声,当年杨老被学院特聘的时候,他跟着可发了不少文章......
真要论的话,他也算对方半个学生。
“行,开题过了。”
顿了顿,又问:“后续有没人指导你?”
“有的,杨老师会教我。”
心里又是一震,合着是小师妹?
他赶紧点头:“好,好,那我就放心了。好好做,争取拿优秀毕业生。”
“嗯。老师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教授挥挥手:“去吧去吧。”
看着她带上门的背影,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这届学生,藏得够深啊。
......
双人房,充斥着独居男人的气息——乱叠的衣服,呼噜声和酒气。
从一接受命运安排的开始,冯小军就预料到了这幕。
此时此刻,恰如上海出租房的彼时彼刻。
不过张野有个优点,随叫随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不会因为有人吵了他的睡眠而置气,你说做什么,都乐呵呵的陪着。
大概唯一会让这个男人恼火的事,就是不陪他喝酒吧......
“张哥,吃早餐,去不去?”
侧睡着的张野先把绵延呼噜声一掐,急促哼了一小声:
“好。”
“额,你听清我刚说什么了吗?”
眼角挂着小珍珠的男人睁开眼皮,渐渐把魂魄吞咽回肚里,扯了扯略带僵硬的嘴角,笑道:
“好就是好,你总归是有事喊我的。”
或许这就是老师傅的智慧,居然被蒙着了。
冯小军时常会觉得这个不修边幅、还总爱酗......猛喝酒的男人,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当然,每个人都不简单,但是张师傅的不简单,他印象很深,却难以表述。
“小军啊,昨晚那桑葚酒劲真大!”
躺床上cos尸体的张野一个挺身,被子从身上滑落露出黑白相交的躯体,躯体表面,只有腰间一块布罩着。
“你看,猛不猛?”
而此时,那块布没有那么平静......
真的,真的,有时候冯小军想骂人。
......
民宿门口的窄路积着层薄泥,是霜露混着田埂土的颜色。
这里是震泽镇与南浦浜村的交界,往南望得到桑田连成片,朝北走,白墙黛瓦的影子才渐渐密起来。
泥路尽头拐个弯,开到头再拐个弯,就撞见了第一条水巷。
巷子窄得仅容一车通行,两侧是民房小楼,马头墙面,墙根摆着青石河埠头,几艘乌篷船拴在岸边。
陆砚搜了搜镇上口碑不错的民宿,四处转转的同时考察考察。
先选定了一家名叫‘桑园驿的民宿,在门口停了脚。
门面是座老宅院,门楣挂着蚕茧串成的灯笼。
打开手机看详情——368元/晚,含早,附赠非遗文化体验。
室内图片是精修款,但修了也就那样,似乎还不如上海任何一家便捷酒店。
倒是......
目光扫过‘非遗表演、‘蚕桑文化体验的字眼,又瞥了眼手机上其他竞品民宿的招牌——
丝韵居,茧缘小屋。
其模式都和这家差不多,门口堆点特色元素再以非遗文化的招牌揽客,若要房价卖得更贵,充其量老板店员穿着古装拔高一点服务体验。
当地是全国有名的蚕桑之乡,以旅游业和非遗文化支撑经济。
但是陆砚心中了然:
小镇多数商业化的门店压根不在意什么蚕桑不蚕桑的,生意做的就是一个噱头......
反倒是真正养蚕的农户,待在旁边的乡间田野,无人问津。
很合理,世界往往如此——
看起来有文化,文化本身,重要得多。
忽有弦音从巷口钻出来,三弦的调子脆生生的,混着软糯的吴语唱腔,缠缠绵绵漫过石桥。
是评弹。
他听出来了,比电视里的更鲜活,带着水汽的润。
和装修唬弄游客不同,这是真文化。
但如今不着急去探寻,他准备再抽点功夫,把所谓的‘非遗经济搞清楚......绝不仅仅是为了对付老板娘!
喜欢。
第四章 慢节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