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不讲人情[2/2页]

沪上危情 我系统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叠花生米,一个鸡蛋汤,四个人三菜一汤刚刚好。
     临时过来吃饭能凑出四个菜已经不错了。
     “嫂子,吃饭养胃,不喝酒。”女人准备开酒的上一刻,陆砚起身止住了她,心里闪过老刘一个人在楼道口‘清理剩酒的场景。
     要是开了喝不完,过几天不又给了老刘一个借酒消愁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说了,陆砚主张的喝酒,主要得是在开心的时候。
     “额,那个,上回补戏楼......”
     老刘刚开口,女人突然起身添饭。
     电饭煲盖子‘砰地砸在灶台,震得桌上三人面面相觑。
     就像说书先生‘砰地把惊堂木往桌上一拍,全场肃穆气氛就在这声响中奠定。
     他看着老刘,心也虚。
     人家还是个未满二十八岁的男青年啊!
     你这么着急,我跟还是不跟啊?
     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摸出手机相册:“嫂子你看,这是去年修徐家汇藏书楼,住建局特批的项目规格。”
     “特批能当药费?”女人头也没抬,舀饭的铝勺在锅里拨动,把饭弄松散,“上个月他肺炎咳血,工头说那是朱砂色防水漆!”
     什么?
     闻言,子鱼‘哇的就哭了,吓得男人忙说:“没有的事,妈妈搞错了。”
     “陆师傅你是干大事的人,不像我们,吃了上顿愁下顿。”
     男人的手僵在半空,继续哄子鱼。
     “上月补戏楼,工钱拖了仨月。”女人掰着手指,“大年三十追到包工头老家,才要回一半。”
     “上上周淋雨补瓦,烧到39度躺了两天。”
     第二根手指扳下时,老刘的脖颈已涨成猪肝色。
     陆砚知道......
     她说的基本是事实,也理解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爱人身上有多心痛。
     大抵比他看到林晚声在小酒馆驻唱,弹吉他弹到指甲绷断还撑着微笑,更心疼的程度。
     但是谈判经验告诉他,这时候要尽快亮好牌。
     “每月15号准时打款,团队接的都是政府项目,尾款卡不死。”他也学女人摊开两根手指,“早九晚五,刘哥可以不加班,但如果加班一定双倍补贴。”
     其实哪有准时打款一说,不过是自己先垫着罢了。
     至于对方信不信这就要看人了......
     苟日的张老板今天又没接电话!
     “陆师傅,现在这情况你也知道,招学徒都要大学生。”女人第三根手指悬在空中,“等他抡不动瓦刀,我们娘俩......”
     “这个项目之后刘哥可以长期加入我们,如果上面有任何一条做不到你来2单元204找我。”
     即问即答,陆砚针对对方的条件事事有回应,期许能有所改观。
     或许当初张老板那边也是这样画饼的,但他说的事情一定会尽力去做。
     目前已是他能拿出的最大诚意了!
     女人看着老刘,眼里闪过复杂神色。
     “老刘可能还没跟你说,我们已经决定要开早餐店的事。”
     “...”
     她坐回来舀了勺排骨汤浇在饭上,油花慢慢洇透米粒:“子鱼,给叔叔盛汤。”
     小女孩擦干眼泪,踮脚够汤勺时,细瘦的手腕端着青花碗有些晃,汤面浮着的葱花聚成个小岛。
     也许小岛上面开着家早餐店,一家三口正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家的幸福。
     陆砚由衷期待、祝福。
     ......
     楼道声控灯随着关门声亮起。
     老刘送客时差点一不小心踩空,踉跄间被陆砚扶住胳膊。
     四十岁男人的手臂像根风干的檩条,硌得掌心发疼。
     “其实你嫂子......”他摸出皱巴巴的红双喜,打火机连按三次才窜起火苗,“昨儿还给我纳了双千层底的鞋垫。”
     烟头明灭间,陆砚想起他家阳台晾晒的蓝布鞋——鞋帮密密缝着加固线,针脚比故宫修复师的接笔还细。
     那便是这个年代最贵的奢侈品。
     最有面子的奢侈品。
     “刘哥,我理解。”
     也只能理解。
     今天风大,吹得老刘飘零的头发一边倒,陆砚对他说了声留步。
     手机在裤袋震动,杨灵的名字在暮色里闪烁如星子。
     一边跟老刘告别,按下接听键,便听见她好听的嗓音:“人找好了吗?”
     喧嚣风尘中,对面如此宁静。
     “没呢,”不想把坏心情传给她,“明天请顾南乔吃饭?感觉她最近愁得法令纹都深了。”
     “你们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嘿嘿,找她咨询一下法律问题。”
    喜欢。
  

第二十二章 不讲人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