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就算是纪录片?也得爆[2/2页]

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 猫粮管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哪里是纪录片的剧本?
     这分明是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献给工人阶级的一曲赞歌。
     赵世武猛地合上最后一页稿纸,胸膛剧烈起伏,他不是什么文艺青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此刻,他被这粗粝,滚烫,饱含力量的画面和深深的内涵彻底击中了。
     他抬起头,望向熬红了眼等着结果的苏长顺。
     赵世武那略显富态的圆脸上,混杂着难以言喻的激动,敬佩和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站起身,两步走到苏长顺面前,伸出厚实的手掌,用力地,重重地拍在苏长顺的肩膀上。
     34;长顺!34;赵世武的声音带着一丝极力压抑却依然明显的颤抖。
     34;辛苦了,你做的…太好了!34;
     他看着苏长顺布满血丝却眼神依旧锐利的眼睛,一字一句,斩钉截铁:34;这本子,一字不改,我这就去找杨厂长,立刻,马上!34;
     他一把抓起那叠沉甸甸的稿纸,紧紧抱在胸前,仿佛抱着什么稀世珍宝,又像抱着一个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34;咱们轧钢厂,必须,全力把它拍出来。34;赵世武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34;这就是咱们工人阶级自己的电影,就该是这样,就该是这个样子!34;
     说完,他甚至来不及多交代一句,如同捧着一簇炽热的希望之火,转身推开办公室门。
     脚步带风地朝着厂长办公室的方向,十万火急地冲了出去。
     走廊里回响着他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
     苏长顺站在空下来的办公室里,耳边还回荡着赵科长那激动无比的宣告。
     他缓缓呼出一口长气,彻夜奋战的疲惫仿佛瞬间被一种巨大的兴奋和成就感取代。
     肩膀被赵科长拍过的地方,感觉沉甸甸的,那是信任和期待的分量。
     他知道,这《轧出钢材筑山河》的第一个难关,已经冲过去了。
     接下来,将是更紧张的拍摄征途。
     而他,已经看到了曙光。
     ————————
     次日上午,工业部那间透着庄重气息的办公室里。
     王局长架着眼镜,逐字逐句地审阅着那份还带着油墨清香的剧本。
     《轧出钢材筑山河》。
     他看得极慢,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宽大的红木桌面。
     起初是审视,眉头微蹙。
     渐渐地,眉头舒展,眼神越来越亮,呼吸也不自觉地粗重起来。
     看到剧本里对李庆祥,贾东旭这些普通工人充满人情味的刻画,他微微颔首。
     读到钢铁洪流与生产韵律的壮美描绘,眼中闪过激赏。
     而当剧本的视角从轧钢车间一角,如同雄鹰般扶摇直上,最终落在那象征着国家建设伟力的长江大桥工地,并升华到轧出钢材筑山河的磅礴主题时…
     王局长猛地摘下眼镜,身体重重靠向椅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仿佛要将那份剧本里蕴含的滚烫力量都吸进肺腑。
     苏长顺!
     这小子,简直是个鬼才。
     一个宣传科的小干事,竟能写出如此格局宏大,立意高远,又饱含血肉深情的本子。
     这哪是纪录片?
     分明是一曲献给新中国工人阶级,献给工业战线的英雄史诗。
     王局长心里翻江倒海,他仿佛已经看到这部片子搁文化部礼堂一放,那帮子平时端着架子,总带着点文化人优越感的酸腐文人。
     会是啥表情?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是羞愧?
     一股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感,像烈酒冲上头顶。
     他感觉腰杆子从来没这么硬过,工业战线怎么了?我们一样能出文化精品。
     一样能搞出响当当的电影,而且,搞出来的,是真正属于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带着钢铁轰鸣和汗水温度的艺术。
     自己人!
     王局长心里涌起强烈的认同感。
     苏长顺,就是他工业部自己培养的宝贝疙瘩。
     电影科?必须搞,而且要快搞,搞大搞强!
     这片子,就是电影科的开山炮!
     苏长顺,就是电影科当之无愧的奠基人和未来的掌舵人。
     有了他,有了电影科,以后工业部再也不用低三下四去求文化部那帮大爷,我们也有自己的宣传阵地,有自己的文化喉舌。
     他几乎有些迫不及待想看样片了,想看到那些震撼的画面,感受那份属于工业人的骄傲。
     王局长不再犹豫,一把抓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机,手指因为激动微微发颤,飞快地拨通了轧钢厂的专线。
    喜欢。
  

第72章 就算是纪录片?也得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