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将父爱转化为暴力的合理性。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有一种感觉,这部电影的情感戏和动作戏是明确分开。
电影开场戏平缓得一塌糊涂,甚至可以“拖沓”来形容。
而后面动作戏又紧张得没有一丝停歇余地,甚至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这种“拖沓”的情感戏其实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观众正是通过开场的生活化场景,以及父女间的情感对手戏,逐渐投注对角色的感情,为之后主角的杀伐果断一个合理解释,让观众共情。
当然,在动作和细节的设计上,这部电影做得非常不错。
动作场面干净利落,拳拳到肉的写实风格满足观众对“复仇”的心理期待,甚至如果没有前面的共情,甚至会觉得主角太过残忍。
比如,来到好友家,以好友无辜的妻子逼迫之类的剧情。
但这种没有任何废话的场面,才是让观众肾上腺素飙高的关键,以后的动作电影,基本都往这方面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林枫在前世看完这部电影时没有想太多,一共就感悟到了两点。
一是当场就感悟到的:第一次很重要。
看过这部电影的都知道,主角能救回被拐卖的女儿,除了他自己专业技术过硬,牛逼帕拉斯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女儿是处女!
因为是处女,所以被富豪们特别需求,拖延了很多时间,让主角能够有时间将她救出来,否则主角再牛逼都没用。
这个逻辑,看看剧中同样被拐卖的女儿闺蜜就知道了。
她就因为不是处女,直接就被注射毒品强奸,然后~挂了~。
所以前世的林枫,一直安利自己朋友的女朋友看部电影。
而对自己追求(还没得手)的女孩严防死守,绝对不能让她接触这部电影,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个感悟是多年后了,也就是当美帝爆出了萝莉岛事件的时候。
那时林枫看到这个新闻后,再回来这个系列。
突然发现,原来在欧美白人上层社会,对爱泼斯坦萝莉岛专供“货物”都心知肚明。
毕竟文艺作品的创作是有现实依据的,人类很难想象到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这就是皇帝金锄头种地的由来。
林枫回到公司,抛开脑海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沉下心来。
既然已经如此,不管是不是要拍这个系列,先写出来也行,不然过两年想拍都不会有机会了。
林枫记得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应该是2008年左右上映的,也就是说,最早可追溯到05年左右有想法,所以先占坑很重要。
还是老规矩,林枫先写剧本大纲,然后再给编剧完善。
不过,这次有些不同,他会将剧本一起发给天恩的编剧小组和NTL的编剧。
因为林枫知道未来萝莉岛事件,所以他不打算改变发生地,依旧将反派设置在欧洲,在白人社会。
那么涉及到欧洲的剧情,由NTL的编剧完善,比较容易把握剧情细节。
喜欢。
第116章 感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