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枫又在温柔乡中待了两天,便回到了天恩,《超体》的前期工作已经基本准备完毕了。
     之所以等待这么久,就是为了在等待工业光魔的特效指导的到来。
     是的,这部电影林枫继续与工业光魔进行特效方面的合作。
     只不过这次的合作稍微有些不一样。
     工业光魔更像是项目经理,也就是主控团队,而大部分执行层面的工作是由NTL的特效动画部和天恩的特效部实施的。
     说实话,这样的合作模式,电影的特效花费并不比全部打包给工业光魔来的少。
     主要原因就是,需要购买很多工业光魔独有的特效软件的使用授权。
     对于硬件部分还好说。现在国内才刚刚加入WTO,对于这类的高性能的电脑、数位板、存储设备等,都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手里有美元。
     但是,很多各个特效公司自己开发的渲染器、素材库等软件,都不是市面上能够流通的。
     所以,视界集团的特效部门,除了采购市面上比较通用的特效软件,比如3D 模型的Maya或者Softimage XSI这些。
     但也有一些是买不到了,比如工业光魔最新的高动态范围图像格式OpenEXR还有皮克斯的当时的核心渲染器Renderman等等。
     这些如果从头开发,那么所需耗费的时间太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特有的软件。
     这就是这次《超体》拍摄的另一个重要的任务:特效学习。
     “史蒂夫,你看一下,这是前期根据我的描述,NTL和天恩的特效团队做的Previs(预可视化)。”
     林枫将工业光魔的特效指导请进了特效师,将一份测试可行性的,用简单的3D模型模拟镜头,打开给史蒂夫观看,这就是林枫要的感觉。
     延续林枫拍摄特效的习惯,在电影开拍前就做好了概念设计和分镜脚本,特效跟踪也是从拍摄的第一个镜头开始。
     “林,这段用于呈现药物在女主体内的画面,需要全全CG镜头吗?”
     作为特效师,史蒂夫很快就理解了林枫所要呈现的画面风格。
     “没错,我打算用传统拍摄和特效的结合,像这里、这里和这里,我会用传统的拍摄方式,但药物的呈现全部使用CG画面”
     林枫指着分镜脚本跟史蒂夫解释道。
     像这样的沟通,对于特效团队理解导演的意图非常有作用,这也是林枫在好莱坞拍电影所学习的经验之一。
     “OK,旋转布景和真实道具与CG的结合没有问题。”史蒂夫点点头。
     特对于传统的拍摄不算精通,但是对于林枫所说的结合拍摄的难点他了如指掌,一眼就知道这种结合会不会出现衔接问题。
     “不过”史蒂夫的鼠标落在一些画面上道,“为了达到逼真效果,我们必须用粒子动画,为女主角制作一个数字替身。
     这样,到了后面,女主坐在天安门广场、大爆炸、时间穿梭等特效画面就可以用流体进行模拟。”
     

第61章 《手机》上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