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是跌碎了一堆眼镜。
     可惜毕业后两人还是分道扬镳了。
     剪辑确实是比较累人的活,虽然不用林枫动手,但每个镜头的取舍,转场衔接,都得他亲自把关。
     好在电影没有特效,而且林枫脑子里就有电影画面,知道需要怎么样的效果,剪辑工作还是比一般电影快上许多。
     待到林枫完成了期末考试,《那些年》也正式完成成片。
     “嗯,电影拍得还行,及格线之上吧。”
     在北电的小放映室,谢小晶等人看完成片后给出了评价。
     “这类型的小清新青春片国内还没出现过,感觉风格有点像港台。”青影厂也派了一位发行部经理过来。
     “陈经理好眼力,这就是我故意为之,希望更加契合现在大学生等年轻人的审美。”林枫悄悄捧了一句。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港台就代表着流行,内地代表土气。虽然林枫认为还是内地风格有厚重感,舒服。但为了赚钱,没办法。
     “林导,要不我们谈谈接下来的拷贝的事。”
     接下来,一行人来到谢小晶办公室,讨论起后续。
     林枫来至后世,明白电影宣发的重要性,也没有推脱,拿出一份这些天写出来的宣发方案递给各位。
     “这是我想的电影宣发方案,重点在宣传方案,发行也与以往的略有不同,你们边看我边说。”
     “我们是小成本电影,没什么明星,也没多少亮点,这是我们的劣势。”
     “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打算做精准宣发。”
     “哦,什么叫精准宣发?”陈经理顿时来了兴趣。
     “详细说说。”谢小晶也发话。
     “首先,我将种类型的片定义为粉丝电影,哦,就是英文Fans的直译。那么我们的目标观影群就可定义为小说的读者以及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青年人,这个没异议吧?”
     “嗯”
     “嗯”
     ......
     “那么我们就用他们最熟悉或者最时尚的方式让他们知道。”
     “比如,发动大学学生会的校园推广、大学论坛推广以及年轻人聚集的商圈推广等。”
     “这些我在方案中有详细的描述。”
     “怎么个大规模法?我们宣传费用只有130万,推广不了多少吧。”陈经理提出了个关键问题。
     “其实我们有资源的。”
     “这是在校大学生电影,那么校学生会是不是可以帮忙呢?”
     “由校学生会出面,联系各大高校学生会帮忙做校园推广,比如挂海报,专人讲解,宣传单之类的,BBS上推广就更简单了,其实花不了几个钱。”
     “嗯,这个我去谈。”谢小晶主动说道。
     “不用,到时我请郑老师出马,她可是团委书记啊,监制也要干活的。”
     “哈哈哈,你小子是不是一开始就想好了?我说你怎么让老郑挂监制呢。”
     “老师,你可不要污蔑我,嘻嘻。”
    喜欢。
  

第19章 宣发策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