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岐仁堂夜话:甘温化火三则与阴阳真机[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僵的土地晒晒太阳。”
     三剂药后,小陈不再说胡话,七剂药喝完,体温稳在36.8度,排出的恶露转为暗红色,小腹也不冷了。出院时,她攥着岐大夫的手直掉眼泪:“前医说我是‘热毒,喝了凉药后浑身像泡在冰水里,幸亏您没听他们的。”
     岐大夫望着远山的积雪,缓缓道:“产后发热,十有八九是‘血去阳浮。就像油灯,油(血)少了,灯芯(阳气)就会烧得特别旺。这时候得添油(补血),不是吹灯(清热)。《傅青主女科》讲‘产后之热,非实热也,乃虚热也,此之谓也。”
     三、暮年低热:当手机计步遇见龙雷之火
     春分过后,退休教师陈老爷子踩着一地落花走进岐仁堂,保温杯里飘出淡淡的地黄丸味。“岐大夫,我这低烧三年了,37.5度左右,下午厉害,晚上盖两床被子都觉得冷。”他掀开袖口,手腕细得像根枯柴,两颧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可额头却青暗无光。
     “西医说‘植物神经紊乱,中医说我‘阴虚火旺,吃了半年知柏地黄丸,热没退,反而天天拉肚子。”老爷子叹了口气,把舌苔伸出来——舌淡嫩如豆腐,水滑无苔,根部还沾着白腻。岐大夫搭脉时,老爷子突然打了个喷嚏:“您瞧,喝口凉水都能感冒。”
     “这脉沉细尺弱,典型的‘肾阳不足,龙雷之火上越。”岐大夫翻开《金匮要略》,指着“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的条文,“您这热不是阴虚生热,是肾中元阳衰微,就像锅底的柴火快灭了,热气反而往上冲。”
     “可我口燥咽干,夜里还盗汗呢。”老爷子拿出纸巾擦嘴。“这正是‘真寒假热。”岐大夫起身取药,“就像冬天水缸结冰,冰面下的水还是温的。您虽口渴,却不敢喝冷水;虽盗汗,却怕冷喜暖,这都是虚阳外浮的征象。”他抓起熟地、山萸肉,“熟地24g补阴精,山萸肉12g固肾气,这是给龙雷之火准备‘巢穴;再看这肉桂3g、附子3g,用量虽少,却是‘引火归原的钥匙。”
     学徒小林小声问:“附子有毒,为啥不多加点?”岐大夫笑道:“引火归原如唤犬归家,吆喝一声就行,喊多了反惊着它。《景岳全书》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熟地、山药这些阴药,配上少量桂附,就像在阴水里点上一盏灯,阳气自然慢慢归位。”
     头剂药喝完,陈老爷子半夜醒来,发现后背不再黏汗,反而暖烘烘的。十天后复诊,体温稳定在36.7度,拉肚子的毛病也好了。他捧着抄录的《脾胃论》感慨:“以前总以为低热是‘上火,谁知道是‘火不够。您这药就像给快灭的煤炉添了把硬柴,慢慢就暖起来了。”
     岐大夫在诊后笔记中写道:“世人辨寒热,多观表面。殊不知《内经》‘甚者从之之理——真寒者反见热象,真热者反见寒象。今之医者见低热即投滋阴,如见煤炉冒烟就泼水,炉灰越泼越闷,火岂能旺?甘温除热,非温其热,实温其寒也。”
     四、岐仁堂夜话:从灶台之火到龙雷真机
     月上柳梢时,岐仁堂的药香混着茶香飘出窗棂。学徒小林捧着《黄帝内经》追问:“师父,为啥甘温能除大热?这热明明看着像火啊。”
     岐大夫往紫砂壶里续了热水,水汽氤氲中缓缓道:“你看那灶台,柴火足时,火苗稳稳地烧,饭香扑鼻;柴火快尽时,火苗反而蹿得老高,还直冒黑烟——这就像脾胃虚衰,阴火上冲。李东垣说‘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阴火不是实火,是元气离根后的虚火。”
     “可为啥不用凉药灭火?”
     “若用凉药,就像往灶台泼冷水,火暂时灭了,可柴也湿了,下次更难点燃。”岐大夫指着药柜,“甘温之品,黄芪、人参补脾胃之气,就像给灶台添干柴;升麻、柴胡升清阳,就像把灶门打开,让烟气流通;当归养血,就像给柴火加点油脂,让火力持久。这叫‘以土伏火,土旺则火安。”
     他又翻到《伤寒论》“通脉四逆汤”条文:“你还记得去年那个高热昏迷的孩子吗?浑身滚烫却指尖冰凉,这是‘阴盛格阳,就像冰雪太厚,把炭火捂在下面,反而往上冒热气。当时用附子、干姜,不是去灭火,是把冰雪化开,让炭火归位。这叫‘热因热用,是从治的最高境界。”
     小林恍然大悟:“所以甘温除热,关键在辨‘真虚假实。”
     “对。”岐大夫吹了吹茶沫,“临证时要记住三个‘不是:面赤如妆,不是实热,是阳欲脱;口渴索饮,饮不多,不是津亏,是津不升;躁烦不安,不是火亢,是神无依。再看舌脉——舌淡胖有齿痕,脉浮大无力,这就是甘温证的‘金钥匙。”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岐大夫合上书页:“医道如长河,理法方药是船上的桨。甘温除热一法,看似逆理,实则顺天——顺人体阳气升降之理,顺阴阳互根之天。就像冬至一阳生,看似天寒地冻,实则生机已藏于地下。”
     药柜上的铜铃在夜风中轻颤,恍若千年医道的回响。岐大夫提笔在医案扉页写下:“热之退,不在灭,在归。甘温者,非除热也,导龙归海,引火归元耳。”
    喜欢。
  

第347章 岐仁堂夜话:甘温化火三则与阴阳真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