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就像裁缝做衣服,得量体裁衣,不能所有人都穿一个尺码。”
陈默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之前看网上说肝郁就喝玫瑰花茶、按太冲穴,刚开始有点用,后来越按越烦躁,原来是没补到位啊!”
“玫瑰花茶、太冲穴都是疏肝的好方法,但适合那种单纯气滞、气血尚足的人。”岐大夫给陈默倒了杯热茶,“就像您,长期熬夜、饮食不节,已经是‘气血两虚了,这时候再一味地‘疏肝,就像给已经没油的车猛踩油门,只会把发动机烧坏。”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小陈啊,现在都市里像您这样的年轻人太多了。白天对着电脑耗眼神,晚上捧着手机耗心血,应酬喝酒伤肝血,熬夜加班耗肾精。肝血一虚,人就容易‘肝郁,表现出来就是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还有些人会出现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这些‘气滞痰凝的毛病。”
第三章:夜卧血归,精血同源话养生
窗外的天色渐渐黑透了,诊所里的灯光暖融融的。陈默看着药方上的字,又想起自己最近掉发增多,指甲上的月牙都快没了,忍不住问:“大夫,除了吃药,平时该怎么养呢?有没有简单点的法子?”
“有啊,最简单的就是‘睡好觉。”岐大夫笑了,“《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候,这时候睡得沉,肝血才能好好储存。您就算做不到11点睡,至少别超过1点,而且睡觉的时候别开着灯,手机也别放床头,光线和辐射都会影响肝血回归。”
他起身从里间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合欢花和炒枣仁:“回去用这两样各10克泡水喝,合欢花解郁安神,炒枣仁养血安神,对您晚上失眠有帮助。另外,枸杞可以常吃,每天嚼一小把,补肝肾、明目的效果最好。”
“还有饮食上,”岐大夫走到药柜前,指着一排抽屉,“肝血不足的人,宜吃红色、黑色的食物。红色入血,像红枣、红豆、樱桃;黑色入肾,像黑芝麻、黑豆、桑葚。但记住,脾胃不好的人,红枣要掰开煮,黑豆要打成浆,不然不好消化。”
陈默拿出手机记下来,又问:“那运动呢?我听说肝郁要多运动,出出汗就好了。”
“运动是好,但要看怎么动。”岐大夫摇摇头,“您这种血虚的人,不适合剧烈运动,像长跑、健身房撸铁都不太合适,容易耗气血。最好做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八段锦、太极拳,或者傍晚慢走半小时,微微出汗就行。运动完别马上喝冷水,伤脾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说着,王阿姨突然想起什么:“岐大夫,我老伴儿还有个毛病,就是老觉得口干,喝水也不管用,这跟肝血虚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岐大夫解释道,“肝肾阴虚的人,津液不能上承,就会口干舌燥,甚至眼睛干涩、鼻腔干燥。这时候光喝水没用,得补肝肾之阴,让津液自己‘生出来。就像地里干旱了,光洒水不行,得把地下的水源接通,地里才能真正湿润起来。”
他看向陈默:“您是不是也常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下午到晚上,口干得厉害,喝很多水还是渴?”
陈默使劲点头:“对对对!我还以为是空调吹的呢!”
“这就是肝肾阴虚、津液不足的表现。”岐大夫回到案前,拿起陈默的药方,“一贯煎里的生地黄、麦冬就是滋阴生津的,等您吃一段时间,肝肾之阴补足了,口干的情况自然就好了。”
第四章:方药背后的中医智慧
夜深了,诊所里只剩下岐大夫和陈默。陈默看着药方上“一贯煎”三个字,忍不住问:“大夫,这方子为什么叫‘一贯煎啊?有啥讲究吗?”
岐大夫放下笔,慢慢说道:“这个方子是明代名医魏玉璜创制的,‘一贯者,‘一以贯之也。它的思路很巧妙,不像一般的疏肝方那样单用理气药,而是抓住了‘肝肾同源、精血互生的根本,从滋阴养血入手,让肝气自然条达。就像治水,与其一味筑堤堵截,不如疏通河道,同时保证水源充足,水自然就流得顺畅了。”
他顿了顿,又说:“你看方子里的生地黄,用了一两五钱,这在一般方剂里算是大剂量了,为什么?因为它要滋补肾阴,填补‘精血之源。当归养血活血,让补进去的血能流动起来;枸杞补肝肾、益精血,是生地的‘好帮手;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燥,因为肺金能生水,润肺也等于间接补肾;沙参养阴清肺,和麦冬一起增强滋阴的力量。最后只加了一钱川楝子,还是炒过的,减少苦寒之性,轻轻疏理一下肝气,就像给顺畅的水流稍微拨正一下方向。”
陈默听得入了迷,原来小小一张药方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大夫,那小建中汤呢?它跟一贯煎有啥不一样?”
“小建中汤是张仲景的方子,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的人。”岐大夫拿起另一张纸,写下小建中汤的组成,“你看,桂枝和白芍的比例是1:2,桂枝温阳,白芍养血,饴糖甘温补中,这三味药是核心,就像给脾胃这个‘炉子里添柴火,让它能正常运化食物,生成气血。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这个方子重在‘建中,也就是强健脾胃的中枢功能,脾胃好了,气血自然就足了,肝郁也就不容易发生了。”
他看着陈默,语重心长地说:“中医治病,讲究‘求本。肝郁只是表象,就像河里的水不流动了,可能是因为河道淤塞,也可能是因为上游没水了。您的情况就是上游‘肝血肾精不足,所以治疗的时候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通过补肝肾、养精血来让肝气自然条达。这就像种树,光修剪枝叶没用,得把根扎深了,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树才能长得枝繁叶茂。”
尾声:药香袅袅,肝血渐充愁绪消
陈默拿着药方走出岐仁堂时,巷口的路灯已经亮了。晚风带着药香,吹在脸上竟有了些暖意。他抬头看了看夜空,星星不多,但比在办公室里看到的清亮些。
回家的路上,他忍不住拿出手机,把熬夜追剧的APP删了,又给媳妇发了条微信:“今晚回家吃饭,咱熬点枸杞红枣粥吧。”
半个月后,陈默又来岐仁堂复诊,脸上的灰败之气少了很多,眼睛也清亮了些。“大夫,我按您说的吃药、睡觉,现在晚上12点前准能睡着,早上起来眼睛不干了,脑子也清楚多了。就是刚开始吃药那几天,觉得有点腻,后来您说饭后喝杯陈皮茶,好多了。”
岐大夫给他把脉,脉象比上次柔和了不少。“不错,肝血有恢复的迹象了。”他在原方上稍作调整,减少了生地的用量,加了一钱陈皮,“再吃半个月,然后改成隔天一副。平时还是要注意保养,别再熬夜了,脾胃是‘后天之本,肝肾是‘先天之本,先天后天都得顾着。”
陈默连连点头,看着窗外渐渐转黄的梧桐叶,突然觉得心里那团憋了很久的郁气,好像真的随着药香慢慢散开了。他终于明白,原来中医说的“疏肝”,从来不是简单的“理气”,而是像岐大夫说的那样,先把身体的“源头活水”养足了,气血才能像秋天的河水一样,清澈、顺畅地流淌过生命的每个角落。
岐仁堂里,药香依旧袅袅。岐大夫铺开新的宣纸,笔尖悬停片刻,写下一行小字:“肝血充则肝气舒,肾精足则肝木荣。”窗外的都市依旧喧嚣,但在这一方药香萦绕的天地里,古老的智慧正以最温和的方式,为现代人心头的“郁结”,开出一味“养血固本”的良方。
喜欢。
第346章 都市夜归人,肝血暗耗愁肠结——岐仁堂里的养血疏肝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