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0章 宝宝的“硬疙瘩”与灶膛里的火苗[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为啥火不够,大便还这么干呢?34;
     34;这就像冻住的水管。34;岐大夫拿起桌上的笔,在纸上画了根弯弯曲曲的管子,34;脾阳不足,肠道就像冬天没暖气的水管,冻得硬邦邦的,里面的东西走不动,越积越干,就变成了硬疙瘩。这时候要是用泻药,就像往冻水管上泼冷水,管子更脆了;用清热的药,好比把灶火弄得更旺,看着暂时通了,其实把仅有的火苗浇灭了,孩子拉完就蔫,就是这个理。34;
     他指着萌萌虎口的紫纹:34;这脉纹紫,不是热,是气堵住了,就像水管冻住后,里面的气排不出去,憋得发暗。孩子的舌淡苔白,脉弱,都是虚证的样子,所以她的便秘是39;虚中夹滞39;——底子是脾阳不足,表面是气没理顺。34;
     小杨在旁边听得入神,手里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写着:34;脾阳不足,运化无力,水湿内停则清涎多、小便清长;气机阻滞,肠道失于温通,则大便干结;纳差、脉弱、舌淡均为脾阳亏虚之象。34;
     岐大夫站起身,走到药柜前,手指在一个个抽屉上点了点:34;得给灶膛添点柴,再给冻住的水管松松劲。用厚朴温中汤的意思,再加点温脾的药。34;
     他一边说,小杨一边抓药,药戥子在他手里轻轻晃着,发出清脆的碰撞声:34;厚朴六克,这药像给肠道松松绑,理气的,性子温乎乎的,不伤人;茯苓六克,像块小海绵,能吸走多余的水湿;陈皮四克,理气化痰,就像给堵着的气找个出口;木香三克,香气窜,能推着气往前走;干姜一点五克,这是关键,像给灶膛添的火苗,专门温脾阳的,量不能大,孩子脾嫩,怕烧着;豆蔻三克,温温的,能化湿开胃,让孩子想吃饭;白术六克,炒过的,像给脾胃加层保护膜,补脾气还不燥;太子参两克,代替人参,性子更柔和,补元气的;最后加一点点大黄,一点五克,生的就行,别炒,像给堵住的肠道轻轻推一把,不能用力,免得伤了正气。34;
     李静看着小杨把这些药倒进纸包,黄的白术、棕的厚朴、白的茯苓,混在一起像堆五颜六色的小石子。34;这里面还有大黄?34;她有点担心,34;以前用泻药孩子反应挺大的......34;
     34;放心,这大黄只用一点点。34;岐大夫笑着说,34;就像推小车,孩子自己没劲,咱们轻轻帮她一把,不是硬拽。《伤寒论》里有温脾汤,就是温阳药配大黄,治的就是这种寒积便秘,关键在比例,温阳药多,泻药少,就像给灶膛添火的时候,顺便把灶门口的小石子挪开,火更旺了,路也通了。34;
     他又拿起一块黄色的东西,掰了一小块放进药包:34;再加点甜叶菊,调调味道,孩子爱喝。34;
     药包好后,岐大夫仔细嘱咐李静:34;这药煎的时候,先把药材泡半小时,水要没过药一指,大火烧开,小火煎十五分钟就行,孩子小,药汁别太多,一天分三次喝,温温的喝,别放凉。34;他顿了顿,又补充道,34;这几天别给孩子吃生冷的,水果要蒸过再吃,粥里可以加点山药、莲子,都是温乎乎养脾胃的。34;
     萌萌这时已经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小嘴巴还微微张着,口水浸湿了李静的肩膀,可李静看着那片湿痕,眼里却没了之前的焦虑,反而像看到了希望。
     三天后,李静抱着萌萌又来了,这次没等进门就笑着喊:34;岐大夫,管用了!34;萌萌醒着,手里拿着个小玩具,看见岐大夫居然没躲,还伸出小手要糖吃。
     34;昨天早上拉了,虽然还有点干,但不是硬疙瘩了,孩子没喊疼!34;李静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34;口水也少多了,刚才喂粥,自己主动张嘴吃了小半碗!34;她把萌萌放在地上,小家伙居然能稳稳地走两步,不像上次那样总往妈妈怀里缩。
     岐大夫再看孩子的舌头,舌面有了点淡淡的粉色,嘴角的口水也变成了薄薄一层。脉纹的紫色浅了些,小手摸起来也暖和了不少。34;这是灶膛里的火苗慢慢旺起来了。34;他欣慰地说,34;再调调方子,加两味助消化的。34;
     这次的药里,岐大夫去掉了甜叶菊,加了鸡内金和神曲。34;鸡内金是鸡胃里的皮,像个小刷子,能把胃里的积食刷干净;神曲是发酵过的,像给脾胃加了点酵母,帮着食物发酵。34;他解释道,34;现在火苗起来了,得帮着脾胃多干活,把积滞彻底清出去。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过了一周,李静来拿药时,说萌萌已经能自己主动去便盆了,大便软软的,一天一次,吃饭也香了,追着要馒头吃,口水基本不流了,夜里尿不湿也能睡到天亮才换。
     半年后的一个傍晚,岐仁堂快关门时,李静带着萌萌路过,特意进来打招呼。小家伙穿着件红色的小棉袄,脸蛋红扑扑的,手里拿着个苹果,正大口大口地啃着,看见岐大夫就举着苹果喊:34;爷爷,吃!34;
     34;早就好了,34;李静笑着说,34;上次药吃完就没再犯,现在天天拉臭臭可乖了,饭量大得很,一顿能吃小半碗面条,嘴里再也不流口水了。34;她指了指萌萌的小肚子,34;你看这小肚子,圆滚滚的,都是长的肉,不是以前的胀气了。34;
     岐大夫看着孩子蹦蹦跳跳的样子,想起第一次见她时那怯生生的模样,心里像被暖风吹过。小杨正在收拾药柜,把厚朴和干姜放在一起,嘴里念叨着:34;原来便秘不一定是上火,灶火不旺也会堵啊......34;
     岐大夫没说话,只是拿起案上的《小儿药证直诀》,在34;脾寒泻34;那页轻轻折了个角。窗外的夕阳把药柜的影子拉得很长,陈皮的香、茯苓的淡、干姜的暖,混在一起,像在诉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有时候,解开34;硬疙瘩34;的钥匙,不在蛮力,而在那灶膛里慢慢燃起来的、温温柔柔的火苗。而岐仁堂的药香里,从此又多了一段关于34;宝宝硬疙瘩34;的故事,被老街坊们当成育儿经,说给那些同样焦虑的爸爸妈妈听。
    喜欢。
  

第340章 宝宝的“硬疙瘩”与灶膛里的火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