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再搭脉,脉象有力了些:34;气血回升了,但还得巩固。把黄芪加到20克,再加熟地15克,补补肾精。《黄帝内经》说39;肾为先天之本39;,您这把年纪,得脾肾同补才行。34;
四、肝炎患者的顽固失眠
冬至前的一个傍晚,寒风卷着细雨,岐仁堂准备打烊时,进来一个面色晦暗的中年人。他裹紧棉袄,搓着冻得发紫的手:34;岐大夫,能给我看看吗?我这失眠二十多年了,实在熬不住了。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来人姓赵,四十七岁,患慢性肝炎二十年,长期服用西药,近几年失眠越来越重,整夜辗转反侧,肝区还隐隐作痛。
岐大夫让他坐下,见他眼周发黑,像蒙了层灰:34;舌苔白腻,舌底络脉紫暗,脉弦滑,这是久病入络,痰瘀互结啊。34;
老赵叹气:34;西医说我是药物性失眠,可不吃药肝炎就犯,这不是恶性循环吗?34;
34;肝病最易影响睡眠。34;岐大夫解释,34;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您肝气郁结二十年,气机不畅,津液代谢失常,就生痰浊;气滞则血瘀,痰瘀互结,阻塞经络,阳气就不能正常入阴。34;
他指着窗外的竹子:34;就像这竹子,本该节节向上,要是被藤蔓缠住,就长不直了。您的肝气就像被缠住的竹子,不得舒展,阳气运行受阻,自然睡不着。34;
老赵急切地问:34;那该怎么办?我试过好多安神药,都不管用。34;
34;得化痰瘀,疏肝气,调阴阳。34;岐大夫开方,34;用朱良春先生的半夏枯草煎,加些活血化瘀的药。34;他写下药方:姜半夏12克,夏枯草12克,薏苡仁60克,珍珠母30克(先煎),丹参15克,郁金12克,茵陈15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
34;薏苡仁健脾利湿,能保肝;珍珠母重镇安神,平肝潜阳;丹参、郁金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茵陈清利湿热,五味子养肝阴。这方子既能调和阴阳,又能兼顾肝病,一举两得。34;
老赵接过药方,有些犹豫:34;这么大剂量的半夏,会不会有毒啊?34;
34;放心,我用的是姜半夏,经过炮制,毒性已经减了。34;岐大夫解释,34;而且配伍了大量薏苡仁,能制约半夏的燥性。《本草经集注》说39;半夏畏生姜39;,姜制半夏就是这个道理。34;
34;这药要怎么煎?34;老赵问。
34;珍珠母先煎半小时,再下其他药材。34;岐大夫说,34;薏苡仁要泡两小时,和其他药材一起放进去,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一小时,让薏苡仁煮得烂如米油最好。倒出药汁再加水煎四十分钟,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分早晚温服。34;
三个月后,老赵再来时,面色亮了许多:34;岐大夫,太神奇了!现在能睡六个小时了,肝区也不疼了,复查肝功能,指标都正常了。34;
岐大夫笑着说:34;《本草纲目》说夏枯草39;补肝血,缓肝火39;,您这肝病好了,失眠自然就好了。再给您调调方,减茵陈,加枸杞15克、菟丝子12克,补补肝肾,巩固疗效。34;
五、高考学生的考前失眠
清明过后,岐仁堂的牡丹开了,引来不少街坊观赏。一个周末上午,一对夫妇带着个小姑娘进来,母亲焦急地说:34;岐大夫,给我闺女看看吧,她快高考了,却整夜睡不着,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34;
小姑娘叫小林,十七岁,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最近模拟考试成绩下滑,越着急越睡不着,白天头晕脑胀,记忆力下降。
岐大夫让小林坐下,见她舌红少苔,脉细数:34;这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啊。34;他问,34;是不是总觉得手心脚心热,夜里盗汗?34;
小林点点头:34;是啊,躺下就胡思乱想,越想睡越清醒,早上起来浑身没劲。34;
34;《伤寒论》说39;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39;,就是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就睡不着。34;岐大夫解释,34;你这是学习太累,耗伤阴津,加上考前紧张,心火更旺。就像地上的水干了,锅却还在烧,能不心烦失眠吗?34;
林母急道:34;那快给她开点药吧,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34;
34;别急,得滋阴降火,交通心肾。34;岐大夫开方,34;双夏汤加黄连阿胶汤的意思。34;他写下药方:半夏9克,夏枯草10克,黄连5克,黄芩6克,白芍15克,阿胶10克(烊化),鸡子黄2枚,远志9克,炒枣仁20克。
34;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白芍滋肾阴,鸡子黄交通心肾。《神农本草经》说阿胶39;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39;,能补阴血,安心神。加上双夏汤调和阴阳,正好适合她。34;
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锦囊:34;这是我自制的安眠香,里面有檀香、沉香、远志,每晚放在枕边,能助你宁心安神。34;
34;这药怎么煎?阿胶怎么用?34;林母问。
34;黄连、黄芩、半夏、夏枯草先煎,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二十分钟,倒出药汁。阿胶砸成小块,放在碗里,用药汁烊化。鸡子黄打散,用药汁冲调,像冲鸡蛋花一样。34;岐大夫仔细交代,34;每天晚上睡前一小时喝,喝完闭目静坐一刻钟,别想考试的事,就想象自己在草地上晒太阳。34;
二十天后,小林和母亲又来了,脸上带着笑容:34;岐大夫,谢谢您!现在能睡七个小时了,上次模拟考试,成绩又上去了。34;
岐大夫欣慰地说:34;《黄帝内经》说39;恬淡虚无,真气从之39;,考试平常心对待最好。再给你调调方,减黄连,加麦冬15克、玉竹12克,滋阴润燥,别太劳累了。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双夏汤的前世今生
一个梅雨绵绵的午后,患者不多,岐大夫在书房给徒弟小周讲医案。小周捧着《灵枢经》,指着半夏秫米汤的记载问:34;师父,为什么古人用秫米,您却常用夏枯草呢?34;
岐大夫放下茶杯,解释道:34;《灵枢·邪客》里的半夏秫米汤,是治失眠的祖方。秫米能和胃气,但性黏腻,易助湿。后世医家发现夏枯草秉纯阳之气,能收摄浮阳,更适合现代人的体质。34;
他翻开《灵兰要览》:34;明代王肯堂在这本书里记载,用夏枯草代替秫米,效果更好。夏枯草七月枯,得纯阳之性,能引浮阳归宅;半夏得阴而生,能引阳入阴。一阴一阳,一收一引,正好调和营卫。34;
小周又问:34;那什么时候用秫米,什么时候用夏枯草呢?34;
34;这得辨证。34;岐大夫说,34;脾胃虚弱、湿气不重的,可用秫米;痰热内扰、肝气郁结的,用夏枯草更好。《医学心悟》说39;治病必求其本39;,不管用什么药,都得对准病机。34;
他指着窗外的夏枯草:34;你看这夏枯草,虽生于阴湿之地,却能节节向上,直通阳气。《本草从新》说它39;治目珠夜痛,久服轻身39;,它的生长规律就像人的阳气,白天升发,夜晚收藏,所以能治失眠。34;
34;那半夏为什么要用姜制呢?34;小周又问。
34;生半夏有毒,能戟人咽喉。34;岐大夫拿出生半夏和姜半夏对比,34;姜制后,既能减毒,又能增强温胃化痰的作用。《本草纲目》说39;姜制半夏,解寒痰39;,咱们用药,既要取其效,又要防其害。34;
小周点点头:34;师父,我明白了,中医用药,既讲性味归经,又讲配伍法度,还得看患者体质,真是博大精深。34;
岐大夫笑着说:34;是啊,《黄帝内经》说39;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39;。咱们看病,得先辨标本,再定治法,然后选方药,这就是理、法、方、药的次第。34;
七、岐仁堂的济世情怀
重阳节那天,岐仁堂免费义诊,来了不少老人。李伯带着老伙计们来了,王女士带着广场舞队的姐妹们来了,老赵还特意送了面锦旗,上面写着34;双夏汤济世,岐仁堂仁心34;。
岐大夫看着热闹的场面,对小周说:34;医者,意也。上工治未病,咱们不光要治病,更要教人们养生。34;他指着墙上的《黄帝内经》语录,34;39;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39;,做到这三点,很多病都不会发生。34;
小周问:34;师父,您用双夏汤治好了这么多失眠,有什么秘诀吗?34;
岐大夫望着药圃里的夏枯草,意味深长地说:34;没什么秘诀,就是遵循古训,辨证施治。半夏和夏枯草,就像阴阳两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生病,多是阴阳失调,咱们用药,就是调和阴阳,让人体像天地自然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34;
他拿起一株夏枯草:34;你看这夏枯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天时。人也一样,得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健康长寿。这就是中医的精髓,天人合一。34;
暮色渐浓,岐仁堂的灯笼亮了,映着34;岐仁堂34;三个大字,温暖而祥和。岐大夫站在门口,看着街坊们满意离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碗传承千年的双夏汤,不仅能调和阴阳,安睡助眠,更能传递中医的智慧和医者的仁心。
夜渐深,岐仁堂的灯还亮着,岐大夫在灯下整理医案,字迹工整,一如他严谨的医术。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洒在药圃里的夏枯草上,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传承千年的故事。而那碗看似简单的双夏汤,还将继续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睡,传承着岐黄之术的博大精深。
喜欢。
第318章 岐仁堂双夏汤济世,阴阳调和安枕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