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5章 岐仁堂里的"共存"之道[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较劲。34;
     又过了半个月,李大爷自己拄着拐杖来了。脸色红润了些,虽然还是瘦,但眼睛里有了神采。34;岐大夫,我现在一顿能吃一碗面条了,咳嗽也轻了,夜里能睡仨钟头了。34;他坐下时,腰杆比上次直了些。
     岐大夫摸了摸他的手,虽然还凉,但不像之前那样冰手了。34;脉沉缓了,有劲儿了,34;他笑着说,34;阳气慢慢回来了,该给肿块加点39;料39;了。34;
     这次的方子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了阳和汤的几味药:鹿角胶10g(烊化),麻黄6g,白芥子10g,肉桂6g(后下)。34;鹿角胶是温肾的,肾是先天之本,得把根扶住;麻黄、白芥子能把肺里的痰瘀透出来,就像给窗户开条缝,让邪气得出去。34;岐大夫解释,34;还是那句话,不急着把肿块一下子除掉,先让它缩小点,别再长大,你能吃能睡,能下地走路,就算跟它和平共处了。34;
     李大爷听了直点头:34;我现在想通了,不指望一下子好利索,能像正常人那样过日子就行。34;
     旁边候诊的一个老太太插话:34;岐大夫,我家老头子也是这病,做了手术,没多久就扩散了,是不是手术不好?34;
     34;也不能说手术全不好,34;岐大夫沉吟道,34;得看时机。就像家里进了贼,你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力气打,要是自己都病恹恹的,还非要跟贼硬拼,不是让贼打得更狠?手术、放化疗就像跟贼硬拼,得正气足的时候才能做,要是正气虚,拼完了自己也垮了。34;他指着诊室墙上的《素问》条文,34;你看这上面写的39;寒邪客于小肠膜原之间,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疾39;,肿块这东西,大多是寒邪把气血冻住了,结成了块,得用温药慢慢化,就像春天化冻,冰慢慢变成水,急不来。34;
     老太太叹了口气:34;要是早知道这些,我家老头子也不至于......34;
     34;现在知道也不晚,34;岐大夫安慰她,34;好多人查出肿块就慌了,恨不得立马除掉,结果越折腾越糟。你看那些没查出来的,带着肿块活了一辈子,不也好好的?关键是别惊扰它,同时把自己的阳气养好,正气足了,邪气自然不敢嚣张。34;
     李大爷的治疗持续了半年。从一开始的只能喝米汤,到后来能吃馒头、喝小米粥;从整天躺在床上,到能在院子里晒太阳、跟老伙计下棋。虽然复查时肿块还在,但比原来小了一半,医生说控制得很好。
     这天,李大爷让儿子拎了一篮子自家种的橘子来谢岐大夫。34;岐大夫,您这药喝着心里踏实,不像化疗,喝下去浑身都难受。34;他剥开个橘子,递给岐大夫,34;您说的39;共存39;,我现在信了,只要我能吃能喝,能陪着孙子长大,这肿块爱咋地咋地。34;
     岐大夫接过橘子,掰了一瓣放进嘴里:34;这就对了。人活着,靠的是一股阳气,阳气足,啥病都能扛一扛;阳气虚,没病也能熬出病。不管啥病,先把阳气保住,把胃气顾好,就有底气。34;他转头对旁边抄方的小周说,34;你记着,治这种病,就像种庄稼,三分靠药,七分靠养。养啥?养阳气,养胃气,养心情。肝气郁结的人爱生这病,你看那些爱着急、爱生气的,是不是容易生病?《素问》说39;暴忧之病也39;,心情郁结,阳气就不通,不通的地方就容易长肿块。34;
     小周在本子上记着:34;师父,那是不是所有肿块都能用温药?有的人发烧、口渴,看着像热证啊。34;
     34;那得看是真热还是假热,34;岐大夫指着窗外的太阳,34;夏天中午太阳毒,看着热,可到了夜里就凉了;有的人表面发烧、口渴,其实是内里太寒,把热气逼到外面来了,就像冰窖里点了堆火,外面看着热,里面还是冰的。这时候要是用凉药,就像往冰窖里泼冷水,越泼越寒。得用温药把里面的冰化了,外面的热自然就退了。34;他拿起桌上的四逆汤方,34;你看这方子,附子、干姜都是大热的药,就是用来化冰的,冰化了,气血通了,病邪就没地方待了。34;
     正说着,镇上的张老师来了。他前阵子查出胃里有个小肿块,吓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听李大爷说岐大夫看得好,特地来问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岐大夫给他诊完脉,说:34;你这是脾胃虚寒,加上前些年跟人怄气,肝气郁结,把胃气堵了。不算重,别担心。34;他开了附桂理中汤加砂仁、半夏,34;先把脾胃暖起来,再舒舒肝气,平时少生气,多吃点小米粥、山药,慢慢就好了。记住,别去做那些伤胃气的治疗,你现在能吃能喝,就是最大的本钱。34;
     张老师拿着方子,心里踏实多了:34;岐大夫,听您一说,我这心就放下来了。34;
     34;放轻松就对了,34;岐大夫送他到门口,34;人身上的阳气,就像火苗,你越紧张,火苗越旺不起来;心情舒畅了,火苗才能烧得旺。火苗旺了,啥邪祟都不怕。34;
     夕阳透过药柜的格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药香混着橘子的甜味,在空气里慢慢飘。岐大夫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里想:医者,不只是治病,更是治心。让病人明白34;阳气为贵,胃气为本34;的道理,比开多少方子都管用。
     后来,岐仁堂里来看肿块的人渐渐多了。岐大夫总是先跟他们讲34;共存34;的道理,讲阳气的重要性,讲顾护胃气的法子。有的人半信半疑,有的人试着治了几个月,发现真的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便成了岐大夫的34;活广告34;。
     小周问岐大夫:34;师父,您就不怕别人说您不治病根,只治标?34;
     岐大夫正在碾附子,药碾子转得慢悠悠的:34;啥是病根?阳气虚、胃气弱、情志郁,这才是病根。肿块只是病根长出来的39;果子39;,光摘果子不除根,还会再长;把根养好了,果子自然长不起来。能让病人少受罪,多活几年,有质量地活着,比啥都强。34;
     药碾子转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重复着那句老话:阳气足,百病除;胃气存,人活门。岐仁堂的故事,也随着这药香,在镇上慢慢传开,让更多人明白,有时候,与病共存,也是一种智慧。
    喜欢。
  

第315章 岐仁堂里的"共存"之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