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1章 岐仁堂里的"眼袋消":当归芍药散的都市调理记[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收回去了。34;
     张婶在一旁搭话:34;姑娘你别不信,我那孙子天天缠着我买冰淇淋,我都忍着没吃。现在不光眼袋消了,以前一到下午就犯的头晕也没了,走路都带劲儿。34;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晓冉每天早晚都用温水冲散剂,药粉带着点微苦的回甘,喝下去肚子里暖暖的。她把冰奶茶换成了桂圆红枣茶,外卖也改成了公司食堂的热粥小菜,晚上不再窝在沙发上刷手机,十点准时躺下。
     第三次来复诊时,她摘下口罩,眼下的眼袋明显小了一圈,眼尾的皮肤也紧致了些。34;岐大夫,您看!34;她指着自己的脸,34;我同事都说我像是换了个人,说我最近气色特别好,都问我用了啥护肤品呢。34;
     岐大夫给她把着脉,脉象比上次有力了些。34;再巩固一个月,把脾养得结实点。34;他提笔写方子,34;《黄帝内经》说39;脾主肌肉39;,脾养好了,肌肉自然紧致。你看那些常年吃生冷的人,不光眼袋大,脸上的肉都松松垮垮的,就是这个理。34;
     正说着,门口进来个年轻小伙子,局促地搓着手:34;岐大夫,我妈让我来拿药。她那黄褐斑,吃了您开的方子,淡了好多。34;
     34;是当归芍药散吧?34;岐大夫笑着说,34;这方子不光能消眼袋、治腹痛,还能养气血。女人脸上的斑,多是气血不流通,瘀在皮肤里了。气血通了,斑自然就淡了。34;
     小伙子挠挠头:34;我妈还说,吃了药之后,晚上不咋起夜了,手脚也不肿了。以前她总说累,现在天天早上跟张婶她们去公园打太极呢。34;
     林晓冉听着,忽然想起自己这一个月,不光眼袋小了,连来月经时的腰酸都轻了不少。34;岐大夫,这方子还能治别的?34;
     34;中医的方子,看的是病机,不是单治一个症。34;岐大夫指着墙上的《伤寒论》挂图,34;就像当归芍药散,只要是气血不足、水湿内停的情况,不管是眼袋、腹痛、水肿,还是黄褐斑,都能用。《金匮要略》里说它治39;妇人腹中诸疾痛39;,可气血水的道理是相通的,肚子里的瘀滞能化,脸上的瘀滞为啥不能?34;
     张婶拎着刚买的菜路过,听见这话又进来搭话:34;可不是嘛!前阵子我侄女,就是那个做会计的,天天对着电脑,眼睛干涩得厉害,还总水肿。我让她来您这儿,您也开了这个方子,现在她不光眼睛润了,连那身胖肉都掉了好几斤呢。34;
     岐大夫点点头:34;肥胖有时候也是水肿,是水湿裹着痰湿,瘀在皮肉里了。当归芍药散能利水湿、通血脉,再加点生姜汤送服,就像给痰湿开了条出路,体重自然就下来了。34;
     林晓冉看着诊室里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是来治痛经的,有的是来调失眠的,还有的是像她一样来调理皮肤的,手里都拿着类似的药包。空气中弥漫着当归、芍药、茯苓的清香,混合着陈皮和艾草的味道,让人心里踏实。
     34;岐大夫,我以前总觉得中医慢,不如西医来得快。34;林晓冉由衷地说,34;现在才明白,中医是把根儿上的问题解决了。34;
     岐大夫把抓好的药递给她:34;西医像修机器,哪坏了修哪;中医像养花,得把根养好,花儿才能开得旺。你这眼袋,就像花土里的积水,不光要把水倒掉,还得把土松一松,让根能呼吸,花儿才能长得精神。34;
     又过了两个月,林晓冉再来时,眼下的眼袋几乎看不见了,脸上透着健康的红晕,连说话都比以前响亮了。她带来了自己做的点心,说是感谢岐大夫:34;我现在不光自己注意,还总劝我同事别总吃生冷的。有个同事跟我以前情况一样,我让她下礼拜也来您这儿看看。34;
     岐大夫笑着接过点心:34;中医讲究39;治未病39;,不光要治病,还得教人怎么不生病。脾就像家里的顶梁柱,你待它好,它就给你撑场面;你天天折腾它,它就给你掉链子。34;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诊室的药柜上,那些贴着34;当归芍药茯苓34;标签的药斗,像一个个藏着秘密的宝盒。林晓冉走出岐仁堂,晚风带着药香拂过脸颊,她摸了摸眼下光滑的皮肤,脚步轻快地走向地铁站。街灯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挺拔而有精神,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总低着头、怕人看见眼袋的姑娘了。
     岐大夫站在门口送她,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转身回到诊室,拿起铜碾槽继续碾药。铜碾槽转动的声音,混着窗外的蝉鸣,在暮色里格外清晰。他知道,明天一早,岐仁堂的木门还会被推开,会有更多被眼袋、色斑、病痛困扰的人走进来,而当归芍药散这味从《金匮要略》里走出来的方子,会继续在这些寻常日子里,守护着人们的气血与安康。
     秋风起的时候,林晓冉带着那个有黄褐斑的同事来复诊,同事脸上的斑淡了大半,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都透着光。张婶拎着新晒的萝卜干来道谢,说自己的小孙子也跟着她养成了喝热粥的习惯,冬天再也没冻过手脚。那个买治斑药的小伙子,又来给母亲拿药,说母亲现在跳广场舞总拿第一名,还被社区评为34;健康之星34;呢。
     岐仁堂的药香,就这样随着往来的脚步,飘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把当归芍药散的故事,写进了一个个寻常人家的日子里。就像岐大夫常说的,医理再深,终究要落在柴米油盐里;方子再好,也得跟着人的生活走。气血顺了,水湿去了,日子自然就清亮了——眼下的眼袋是这样,心里的烦忧,又何尝不是呢?
    喜欢。
  

第281章 岐仁堂里的"眼袋消":当归芍药散的都市调理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