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0章 都市孕痢迷局:岐仁堂里的"补土生金"术[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现在还拉肚子呢...34;
     34;不会。34;岐大夫摇摇头,34;《脾胃论》说39;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39;。你夫人的根本问题是脾胃太虚,导致湿浊内生、阴火上炎。补脾胃就是釜底抽薪,脾胃之气足了,湿浊自然能化,痢疾自然能止。这叫39;正气复而邪自解39;。34;
     四、三剂知效:从疑虑到信服的转变
     头剂药煎好时,已是深夜。苏晚晴闻着药香没像以前那样犯恶心,温热的药汁喝下后,肚子里那股火烧火燎的感觉竟慢慢平息了。到了后半夜,她起夜时发现大便里的红脓少了许多,肛门下坠感也轻了。
     34;岐大夫真是神了!34;第二天一早,陈立明特意跑来报喜,34;她昨晚能睡个囫囵觉了,早上还喝了半碗小米粥,没吐!34;
     岐大夫复诊时,苏晚晴的脉象已不似前番浮数,右关脉虽仍弱但有了起色。34;效不更方,34;他在原方基础上把白术加到二钱,34;再加一钱党参,加强健脾益气的力量,就像给快散架的老房子多加几根柱子。34;
     第三剂药服完,苏晚晴的痢疾基本好了,大便虽仍偏稀但已无红脓,胸腹胀痛也减轻了大半。她看着镜子里自己稍微红润的脸色,忍不住感慨:34;以前总以为拉肚子就是有热毒,得用泻药,谁知道反而是脾胃太弱了。岐大夫,为什么我以前用枳朴槟黄就见效呢?34;
     34;那是39;以泻代清39;,治标不治本。34;岐大夫正在整理药柜,闻言转过身,34;就像家里进了小偷,你不加固门窗,只是把小偷赶出去,他还会再来。那些药能暂时把肠道里的浊物泻出去,但脾胃虚弱的根本没解决,浊物还会再生。尤其是你怀孕后,气血要养胎,脾胃更虚,再用苦寒药就是39;雪上加霜39;。34;
     五、产后调理:根治顽疾的34;建中34;之道
     几个月后,苏晚晴顺利诞下一名男婴。坐完月子后,她特意抱着孩子来岐仁堂道谢,却也带着新的困扰:34;岐大夫,我这胸口还是偶尔发闷,尤其是累着的时候。34;
     34;别急,34;岐大夫为她诊脉后,微微一笑,34;产后气血更虚,正是调理老毛病的好时机。还记得之前说的39;土虚生金39;吗?现在就该用39;建中汤39;和39;理中汤39;加减,好好补补脾胃这个39;后天之本39;。34;
     他开出新的方子:34;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这是黄芪建中汤的底子,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再加上党参、白术、干姜,这是理中汤的意思,加强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的作用。就像给脾胃这口锅加上稳固的炉台,火力足了,自然能把食物煮得烂熟,气血也能源源不断地化生。34;
     苏晚晴坚持服用了一个月,多年的胸痛竟然真的没再犯过。有天她带着孩子在青云巷散步,遇见正在晒陈皮的岐大夫,忍不住分享喜悦:34;岐大夫,我现在不仅胸痛好了,连消化都比以前好多了,带孩子再累也不容易犯病。34;
     岐大夫看着孩子粉雕玉琢的小脸,捻须笑道:34;这就对了。《黄帝内经》说39;有胃气则生39;,脾胃好了,身体才有根基。你看这陈皮,晒足三年才够味,治病也像晒药,得有耐心,从根本上调养,才能长治久安。34;
     六、医理启示:从34;头痛医头34;到34;整体调理34;
     暮色中的岐仁堂,药香与饭菜香交织在一起。陈立明抱着孩子,听岐大夫讲解其中的医理:34;很多人看病喜欢39;见效快39;,但中医更看重39;治根本39;。苏女士的病,表面是痢疾和胸痛,其实根源在脾胃虚弱。就像一棵大树,叶子发黄可能是根出了问题,只给叶子喷水是没用的。34;
     34;那为什么孕期的痢疾不能用苦寒药呢?34;陈立明还是有些疑惑。
     34;这就是中医的39;因人制宜39;。34;岐大夫指着窗外的老槐树,34;孕妇就像这棵正在结果的树,气血要往下走养胎,脾胃本就容易虚弱。苦寒药就像冰霜,会冻伤树根;而我们用的方子,就像给树根培土施肥,让树有足够的力气结果,也有足够的抵抗力抵御病虫害。34;
     苏晚晴在一旁听得入神,忽然想起什么:34;岐大夫,您开的方子里有升麻、葛根,这不是治感冒的药吗?怎么还能治痢疾?34;
     34;中药的妙处就在这里,34;岐大夫哈哈大笑,34;同样一味药,配伍不同,用量不同,作用就不同。升麻、葛根在量大时能解肌退热,量小时就能升提中气。就像一个人,既能挑重担,也能做细活,关键看怎么用。34;
     此时,孩子在陈立明怀里咿呀学语,伸手去抓岐大夫的胡须。老中医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眼中满是慈和:34;中医治病,就像哄孩子,不能硬来,得顺着他的性子。脾胃是后天之本,就像孩子的饮食,得慢慢调养,不能今天吃撑了,明天又饿肚子。苏女士这次病愈,关键就在于明白了39;脾胃为后天之本39;的道理,以后生活中多加注意,比吃多少补药都强。34;
     夜色渐浓,青云巷的灯笼次第亮起。岐仁堂里,苏晚晴夫妇抱着孩子告辞,脚步轻快了许多。走在青石板路上,陈立明忍不住感慨:34;以前总觉得中医玄乎,现在才知道,里面全是生活的道理。就像岐大夫说的,治病跟过日子一样,得顾着根本,慢慢来。34;
     苏晚晴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又想起岐大夫药柜里那些分门别类的药材,忽然觉得中医就像一幅精密的拼图,每个药材都是一块拼图,只有放在正确的位置,才能拼出健康的全貌。而岐大夫这样的医者,就是那个懂得如何拼图的人,在看似复杂的病症中,找到那根连接着脾胃、关乎着全身的主线,用最温和的方式,让身体回到平衡的轨道。这或许就是中医的智慧,也是生活的智慧——不追求速效,却在潜移默化中,让生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喜欢。
  

第130章 都市孕痢迷局:岐仁堂里的"补土生金"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