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瘦人补气的陷阱[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
     他迅速写下处方:法半夏9g、茯苓12g、陈皮9g、厚朴6g、枳壳6g、黄连3g,34;这是二陈汤加味,好比抽水机排涝,先通了堵塞的河道(降气化痰),再谈滋补。34;
     第五章 体质养生的34;黄金法则34;
     三剂药后,林浩胸闷消失,头痛减了七八分。岐大夫特意带他到诊室后的百草园,指着不同植物讲解:34;您看这薄荷(性凉)与生姜(性温),同是草药却性味迥异。人体如自然,胖人多痰湿(如湿地需排水),瘦人多虚火(如旱田需滋阴),若反其道而行之......34;
     34;就像我误用黄芪,等于给旱田浇开水。34;林浩接过话头,目光落在廊下34;辨证施治34;的匾额上。
     34;没错!34;岐大夫点头,34;《金匮要略》强调39;夫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39;,养生关键在39;因势利导39;。您以后记住三个字:39;清、润、通39;——饮食宜清淡(如绿豆百合粥),作息宜润养(亥时必睡养肾阴),运动宜通调(每周三次八段锦)。34;
     第六章 医案背后的千年智慧
     半月后,林浩送来一面锦旗,上书34;细辨肥瘦施妙药,巧调阴阳起沉疴34;。岐大夫借机给学徒们上了堂课:
     34;世人皆知黄芪补气,却不知39;瘦人多火39;之禁忌。《脾胃论》里39;甘温除大热39;是有前提的——必是39;气虚发热39;之证,如胖人自汗、便溏、舌淡胖。而瘦人若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误用甘温药必生变证。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举起《黄帝内经》标本阴阳图:34;看这图,阴平阳秘才是健康。就像手机电池,过度消耗(熬夜)后需慢充(滋阴),若用快充(猛补阳气),轻则卡顿(气滞),重则爆炸(阳亢)。34;
     结语:量体裁衣的养生哲学
     如今林浩办公桌上多了个紫砂茶杯,里面常泡着乌梅、麦冬、石斛。每当同事劝他34;多吃牛肉补蛋白34;,他总会笑着摇头:34;岐大夫说我这体质,更适合39;清补39;,就像给电脑升级系统,得先释放内存。34;
     在这个追求34;高效进补34;的时代,岐仁堂的故事提醒我们:中医的智慧从来不是34;万人一方34;,而是如《淮南子》所言34;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34;。当我们学会像岐大夫那样34;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34;,或许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密码。
     【方解】
     1. 初诊方:人参(《神农本草经》34;补五脏,安精神34;)配白术(《本草纲目》34;除湿益燥,和中益气34;)健脾胃补元气;川芎(《本草汇言》34;上行头目,下调经水34;)引药达头,陈皮(《名医别录》34;下气,止呕咳34;)防补药壅滞,乌梅(《本草求原》34;敛虚火,除烦热34;)收降虚火。
     2. 救逆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燥湿化痰,加厚朴(《本经》34;温中,下气34;)、枳壳(《药性论》34;消胀满34;)破气除痞,黄连(《本草纲目》34;泻心火,除脾湿34;)清泻上焦实热,诸药合用使气机畅、痰热消。
     【医理延伸】
     本案核心在于34;体质辨证34;,呼应《黄帝内经》34;必先岁气,无伐天和34;思想。现代人体质多因熬夜、思虑过度导致34;上实下虚阴虚阳亢34;,滥用温补药(如黄芪、红参)易致34;气有余便是火34;。岐大夫以34;油灯34;为喻,生动阐释了34;壮火食气,少火生气34;的经典理论,强调补药需34;量体裁衣34;,体现中医34;治未病34;的预防思想。
    喜欢。
  

第103章 瘦人补气的陷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