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章 蹚水后高烧40℃[2/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银花30克,取《本草纲目》39;散热解毒39;之意,清透血分热毒;黄柏15克、苍术12克,仿二妙散燥湿清热;再加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健脾利湿,好比疏通堵塞的下水道;更用紫花地丁15克,专解痈肿疔毒。34;说着又从药柜取出冰片研磨成粉,34;外敷这个清凉散,能透皮散热,就像给红肿处敷上冰袋。34;
     五天后复诊,许先生已经能自己走进诊室。34;烧退了,腿也消肿了!34;他卷起裤腿,红斑只剩淡淡的痕迹,34;可大夫,我就是蹚了次水,咋就病得这么凶?34;
     岐大夫端起凉茶轻啜一口:34;这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稳,风雨一来自然倒塌。您原本脚趾缝糜烂,这是脾虚生湿,湿久化热的表现。暴雨污水中寒湿毒邪最重,趁虚而入后与体内伏热勾结,就像干柴遇烈火。34;他指着窗外的积水潭,34;《金匮要略》说39;清邪居上,浊邪居下39;,湿邪最喜往人体下部钻,所以下肢首当其冲。34;
     见许先生若有所思,岐大夫又叮嘱道:34;以后暴雨天出门,切记穿高帮雨靴,就像给双脚穿上铠甲。回家后要用生姜、艾叶煮水泡脚,驱寒除湿;再用藿香正气水涂抹脚趾缝,这是芳香化湿的妙招。34;说着递过一张便签,34;若再遇足部瘙痒,试试这个方子:苦参15克、蛇床子12克、白鲜皮10克,煎汤外洗,《本草经》载这些药最擅祛风止痒。34;
     窗外雨过天晴,许先生摸着不再发烫的小腿感慨:34;以前总觉得中医玄乎,现在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里藏着救命良方!34;岐大夫笑着合上《温热条辨》:34;医道如治水,既要清其流,更要浚其源。往后记住,保护好脾胃阳气,就是给自己筑起抵御湿毒的长城!34;
     自此,深圳的暴雨天里,岐仁堂的防湿锦囊在街坊间传开了:雨靴护足如铠甲,姜汤泡脚驱寒邪,芳香化湿记心间,莫让湿毒有机乘。而许先生的经历,也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警示——别小瞧那一脚积水,里面藏着的,可能是足以燎原的湿毒之火!
    喜欢。
  

第23章 蹚水后高烧4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