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9章 又见大帅[2/2页]

大魏春 眀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是阴差阳错,但如今他就算浑身长满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罢了,就这样吧,天授就天授,只要我不承认,何人能奈我何?
     李承志自动岔开了话题,予张敬之讲了讲李松等人迁至北镇的好处与弊端。并请张敬之代为照拂。
     其它都好办。如粮食、布匹、陶器、铁料、战马等,若是不够,都可光明正大的购集、贩运。唯独这硫磺却不敢公开筹运,能有多保密,就得有多保密。
     好在官方层面还有张敬之这个岳父和郭存信这个舅舅,官都虽不大,但起的作用却极大。
     如今的郭存信,已然是安定郡丞。
     “等明日,还请外舅与我一道去趟郭府敲定此事!”
     当然,也需顺道拜访一下外公。
     “好!”
     张敬之又问道,“你李氏世居祖居,如今你贵为国公,荣归故里,必然要祭祖宴亲,不若我一并替你操置?”
     “来不及了!”
     李承志挥挥手,“如今军情紧急,不敢耽搁,故而最多盘桓一两日,等父亲与达奚整装待发,便会启程,赶往岐州大营!”
     “年前节,我听奚镇守曾言,朝廷原定大军驻营于泾州,之后为何又改成了岐州?”
     还能为何,自然是为了防备南梁。
     自太武帝之后这六十年来,元魏与柔然大致相安无事,便是偶有战事,规模也不算大,至多算是小有摩擦。
     但即便如此,元怀、于忠都有办法勾结柔然里外合击,那几乎一月一大打,十天一小打的南梁呢?
     要是不见缝插针才是见了鬼。
     所以李承志只能将战线南移,横在梁州与秦州之北。一是切断往北之路,避免秦梁二州的叛军与薄骨律的于景、高平的阎提等形成联合战线。
     二则是尽可能的缩小元怀、元丽的纵深,尽可能的逼迫其野战,以发挥自身骑兵的优势。
     说实话,虽然不论何人问起,李承志向来都是自信百倍,十拿十稳的姿态。但其实他的要求真的不高:不求尽诛元怀、于忠、元丽等贼酋,只求收复秦梁二州。
     只因谁都说不准,南梁参与的力度会有多大……
     翁婿二人说着战事,不知不觉就到了子夜。看他酒醒了不少,几乎与常人无异,张敬之才起身告辞。
     “如你衔枚疾走、胸藏天机,就该拑口禁语,以防墙风有耳。故而日后,再不能这般痛饮了。便是如奚镇守这般推辞不得,也该留几分余地,以防说者无心,问者有意……”
     原来张敬之留这么晚,是这个用意?
     翁婿二人竟想到一块去了。
     他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不然不会暗示张敬之少喝几杯,便是以防他酒兴浓时,口无遮拦。
     李承志心中生出丝丝暖流,忙道了几声谢,又将张敬之送到门口。
     一只手都搭上了门闩,张敬之忽的转过身来,似是刚想到的一样,定定的盯着李承志:
     “竟忘了问你:年节已过,你已双十(虚岁,古人将娘胎里的十个月也算做一岁)年华,准备何日完婚?”
     李承志稍稍有些尴尬。但他也清楚,张敬之绝不是在为张京墨鸣不平。
     这与古今往来,太监再是权势滔天,也绝对造不起反来是一个道理。
     人家不可能什么都不图,就跟你干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自然是为了子孙富贵,绵延百代。
     所以,何时完婚、何时生子、生几个儿子等等,已经不是李承志一个人的事情,关乎到铁了心的跟他造反的每一个人的福祉。
     也已经不是张敬之第一个问他这种问题了。前两日,李松还曾隐晦的问过李承志,问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被李承志那顿好打……
     “怎么也要等打完这一仗!”
     李承志斩钉截铁的回道,“外舅且宽心,最迟不过今年!”
     “那就好!”
     似是了了一桩心事,张敬之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去歇着吧,明早我来唤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
     李承志轻轻的应着,又深深的做了个揖……
     ……
     两日后,泾州城下。
     天公作美,连着数日都是晴天。阳光格外明媚,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数十杆号旗列予城下,随着轻风微微摆动,沙沙作响。
     偌大的军阵就如一堵铁墙,三千兵马鸦雀无声,就如雕塑一样。
     如今物事人非,早就没有了白甲兵的叫法。泾州尚算富饶,也没有穷酸到让这等强兵依旧披木甲的程度。
     李承志入京后,五旅辅兵便被奚康生扩为三营,尽皆召为府军。一营由李始贤调用,镇守萧关,另外两营则驻于泾州城外。
     奚康生也算是下了血本,只一年的功夫,三营辅兵皆披半甲、人人有马,堪称精锐之师。
     李承志笑的眼睛眯成了两条缝:到了嘴里的肥肉,哪还有吐出来的道理?
     要是知道李承志打的是这个主意,奚康生保准会跳下城头和李承志拼命……
     没错,李承志不但想给李始贤铺路、捞资历升官,还想把这三营劲旅也一并拐带走,让李始贤带往沃野。
     不为其它,只因李松兵力不足,加上炮营也才六千可战之兵,让李承志非常没有安全感。
     再者,李始贤北去风险很大,桎梏也肯定不少。不带些心腹之兵,李承志委实不放心。
     正这般想,立于阵前的李亮忽的一挥令旗,数千兵卒齐齐的往下一跪,似是用起了全身的力气,齐身奋力嘶吼。
     就如海潮袭岸,一浪高过一浪,三声之后,“大帅”的回音回荡在山林与州城之间,久久不息。
     李承志只觉心头滚烫如火,张了张嘴唇,却不知说什么。
     望着跪在马下,目光灼灼的看着他的三千兵卒,一时间有些恍惚。
     一年之前,他往河西之时,好似也是这般,数千辅兵见他就如亲人,山呼大帅。
     那时不过是一句敬称,而仅仅一年,这大帅就成了真的?
     ps:昨天亲戚叫着吃饭,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连假都忘了请,很是抱歉。后面会尽量补更!
    喜欢。
  

第499章 又见大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