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6章 庸医尔尔[1/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太医院。
     太医院始设于金朝,有明一代,官面上宣称现在的太医院,是承袭于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
     但是相比于唐宋,眼下的太医院功能齐全,而且权利更大,像一个政治斗争的场所,而非是以治病救人、钻习医术为主。
     洪武年间设立太医院,与匠户、军户制度等同,为世代承袭。
     也就是说,你的某位先祖在死时是朝廷太医,无论你对医道有没有兴趣,都会被强制定为太医。
     这样的结果,自然就造成眼下太医院中,庸医众多,太医们明争暗斗,鲜少有什么人会精心研习医术。
     此刻,太医院中正忙得焦头烂额。
     谁能想到,一个简单的风寒之症,竟会令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太医院的大使郑延进,便是这里最高的官员了。
     然而郑氏一脉传承太医院大使职位到如今,早不再如当初有妙手回春的本领。
     相比于行医,郑延进其实更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人,作画,是他此生最大的爱好。
     但是祖辈皆为朝廷太医院大使的郑家,却是一直都难以脱开这个身份了。
     郑延进没什么本领,风寒怎么治,一个堂堂的太医院大使,竟然不知道,简直是天下间的一等奇闻。
     还不仅如此,下面的御医们,也都是面面相觑。
     今日治疗失败的御医,自然就是承袭父官,却毫无本事的典型,惹得皇帝震怒,也是不足为奇。
     毕竟是太医院,除却大部分世袭下来的人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近些年从民间补充上来的流官。
     这些人多是在民间行医多年,有口皆碑,大部分都知道治疗风寒的方法。
     可是在太医院多年,众人早都不再是当初那个刚进来时无拘无束的游医了,大环境的熏陶,使得他们改变了很多。
     现在不少人都养成了畏首畏尾的毛病,最常用治疗风寒的老四样,都不是能用在皇子身上的。
     一旦皇子出了什么问题,只怕就要人头落地。
     这种过错,没有人愿意承担。
     所以听见宫里传出来的旨意时,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没有人愿意自告奋勇的出去替皇子医治。
     世袭的,多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治,平日在这里坐坐班,混混日子的。
     流官充任进来的那些,也没有人愿意出去担负责任。
     一时间,场面寂静得有些可怕。
     看着太医院里居然是这个样子,前来传旨的皇极殿管事牌子王承恩有些无奈,说道:
     “郑院使,诸位御医,你们还是快些准备吧,陛下和皇后娘娘可都在坤宁宫等着呢。”
     “等得急了,下一个派来的人,或许就没有我这样好说话了。”
     听见这话,众人才都是精神一振。
     郑延进叹了口气,环视道:
     “诸位,有没有人愿意主动出来,前往坤宁宫为皇长子医治风寒的?”
     还是那个意思,没能耐的不敢接话,更不敢出来,有能耐的,也不肯当这个傻子。
     出现了什么问题,身家性命都有影响。
     郑延进也是属于没能耐那伙的,看着众人一声不吭,心里也是干着急,但却毫无办法。
     这时候,底下一名通判说道:
     “公公也不是不知道,上次去坤宁宫医治的那个,现在是什么下场,这…这叫我等如何敢去

第726章 庸医尔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