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1章 增边兵二十四万,糜饷两百万[2/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认为这仗打到这个份上,无论如何也不能打输了。
     打输了,代价太大。
     所以满朝文武讨论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意思,难事儿自己来办,西线那边,砸锅卖铁也要让孙传庭继续打下去,不过怎么能打赢,这还要靠他自己。
     至于辽东,还是要继续倚靠熊廷弼,朝廷目前腾不出手来应付努尔哈赤。
     现在的孙传庭,就是集整个大明朝廷之力,助他把这一仗打完,功过是非留到班师回来再说。
     相比之下,熊廷弼则成了被放养的孩子。
     朱由校对收复了半年多的辽东那边,现在除了一纸圣旨扔过去几个新的麻烦以外,委实也给不了其它的东西。
     想到这里,朱由校属实觉得熊廷弼太难了。
     这么久以来,他在辽东独木难支,应付后金的明枪暗箭,还要遭受满朝文武的非议和弹劾。
     虽然后边给送去了个洪承畴,可这家伙老奸巨猾,坐在辽东巡抚这个位子上,居然也能两边讨好。
     实际上这三年来,洪承畴对熊廷弼在辽事上最大的帮助就是互不限制,一个理政,一个治军。
     两人关系谈不上好,却也不是很差。
     朱由校斜靠着太和殿上的九龙御座,抚摸着金色龙头,第一次目光变得如此贪婪,皇帝这个位子坐到现在,他已经很难撒手了。
     权利的滋味,实在是太过诱人。
     “派缇骑出关,一定要将朕的原话带给孙传庭,就说全国这最后一批精锐,朕就交给他了!”
     “战策诸事,让他自行定夺!”
     闻言,众大臣再度行礼,山呼:
     “陛下圣明!”
     回到西暖阁,朱由校双眼无神,瘫软在了宝座上,就这么倚靠着,不断大口喘着气,半晌无言。
     ......
     农历九月的朔方北国,早已是天寒地冻的节气。
     熊廷弼正站在校场之内,看着亲自遴选出的两千名辽军精锐组成的督战队,信心满满。
     督战队的出现,也是熊廷弼参考了孙传庭在大同镇城外为约束各镇军纪的产物。
     熊廷弼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可以在辽军常设。
     督战队必须选任精锐,还与他的督标营不同。
     督标营在战时担任主帅护卫,督战队则跟在大军之后,一来做最后的底牌,二则是震慑军士,斩杀逃卒,及时遏制颓势,借机反攻。
     “杀!杀!杀!”
     辽军督战队全员配备着雪亮的军官制式雁翅刀,在雪地中闪烁着数道寒光,极为亮眼。
     加上督战队是从辽军各部遴选精锐充任,气势更是非同寻常。
     “停——”忽然间,熊廷弼伸出手,下达了停止操训的命令,抬首向远处凝眸望去。
     虽然他不是武将,可多年戎马生涯,却使他的警惕性比一般的武将更高。
     即便嘈杂的校场之内,亦能觉察到地面上细微的颤动。
     过不多时,远远驰来一行缇骑。
     为首的是个大内公公,一帮人“冻手冻脚”地来到辽阳,这座当今辽东的政治军事中心,只为了宣达一道圣旨。
    喜欢。
  

第541章 增边兵二十四万,糜饷两百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