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8章 陆海包围网[2/2页]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忽然传来消息,说是信州一战,刘兴祚与李延庚临阵反正,击退多尔衮所部三千正白旗,毛文龙这才放心。
     多尔衮第一次亲自领兵,与历史上不同,这次是兵败如山倒。
     三千正白旗精锐骑兵,先后被一万余汉军截击,虽说战绩斐然,但毕竟人数较少,根本无法扩大战果。
     李延庚与刘兴祚会合后,多尔衮深知已无力再进,只好暂时撤退,等待阿敏的支援大军。
     这样一来,就给了李延庚、刘兴祚与信州百姓撤离的时间。
     东江军因连夜行军,兵困马疲,加之信州百姓已经脱离虎口,遂于太子河一带修整。
     毛文龙经过仔细考虑,将帅帐设在了太子河下游的孤山堡遗址上。
     此刻,他身着鱼鳞齐腰甲胄,虎皮罩在甲外,神色冷峻,站在城头,极目四望。
     入眼所见,皆是残垣断壁。
     “父帅,孤山堡我曾来过,那是五年前,尚还有三十余户辽民世代居住于此,眼下却…”
     毛承禄说着,眼神中流露出悲伤。
     毛文龙静静点头,问:
     “将士们的马匹都饮水了吗?”
     “正在分批饮水,饮水后还要灌上一些带走,以供路上随时饮马。”毛承禄说着,沉默片刻,又道:
     “这可是近二十万人,父帅,岛上才刚有起色,这批人接到岛上,弟兄们只怕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不接,难道就看着他们被鞑子屠杀吗?”毛文龙也没什么办法,他叹了口气,道:
     “只好再派人去登莱,叫抚台再给皮岛输送一些军粮了。”
     毛承禄有些犯难:
     “抚台信上不是说了,上次那几万石,已经是用朝廷发饷的军饷向客商买粮,再筹粮,只怕也不容易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启元年起,朝廷成立都监府,左兵监王体乾至皮岛了解真实情况,后又回到京师,禀报天听。
     自那以后,朱由校有了支援东江的正当理由,派遣两名兵监常年待在皮岛,随时汇报岛上情况。
     天启二年初,朱由校特谕启用袁可立为登莱巡抚,令登莱二府及天津水师,接济东江军的一切所需。
     袁崇焕、孙承宗一再提及的“宁锦防线”,朱由校视若无睹,反而将越来越多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东江。
     很显然,皇帝的意思,是要利用大明在海上的优势,将天津、登莱、皮岛及周围各岛接连一通,从水陆上围困后金。
     从前刀枪、衣甲、火铳、大炮,都是东江军望不可及的奢求,现在,他们全都有了。
     这时随毛文龙出岛接应刘兴祚、李延庚的东江军,主力已有两万余人,配备了一千多杆最新的遂发鸟铳,还有二十二门虎墩炮。
     至于刀枪,都是从登莱和天津运来最新的制式装备,这些制式装备,与从前的“卫所制造”不同,都是朝廷军器司在地方上新成立的厂房所制。
     厂房目前只建在了天津、蓬莱两地,由京师军器司统筹。
     军器司由毕懋康、毕懋良主理,钦天监的神圣罗马帝国传教士汤若望则带着一帮传教士辅助,专门研究火器。
     每隔三个月,军器司就会得到来自皇帝内帑的一次拨款援助,再加上蓬莱、天津两地的厂房还要帮助当地明军更换兵器、甲胄,可以说是相当费钱了。
    喜欢。
  

第228章 陆海包围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