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殿下,刚才那个人是你什么人?”等到脚步声走远了,刘长宁便向篆愁小公主打探起来。
     “王伯爷啊。”篆愁小公主抬头看了看他,语调有些含糊不清。
     “是一位大王吗?”刘长宁问。
     “嗯呐。”篆愁小公主点了下头,抓起毛笔又开始写字了,摇头晃脑的样子可爱极了。
     刘长宁安心了,他现在也算有见识了,从玉成公主,到大长公主,再到一位不知名的亲王,光是这些天潢贵胄就见到了好几个。
     要是他还是以前那个农家少年,估计能见到县一级的主官,就已经是这辈子到顶了。
     “刘长宁,还要认字吗?”篆愁小公主又写了两个字,一个“日”,一个“月”,看得出来,她认识不少字,还会写。
     “好,那我们继续来认字。”刘长宁陪她玩这认字的游戏倒不觉得无聊,小公主实在太可爱了,绝对是骗人生女儿的那种,“不过在认字之前,我能问下小殿下,你都读过什么书吗?”
     “有《字论》,还有《学训》,还有《高祖遗训》,还有……”篆愁小公主掰着手指头,一连说了好几本书,大多都是启蒙书籍。
     刘长宁知道其中的两本,《字论》和《学训》他也学过,是村中的张文先生教的,这在大绥是蒙学文,凡是孩童启蒙,必先学这两篇。
     《字论》,就是教人认字的,从最简单的字认起,一个字一个字学,没有什么拼音标点,就是教你这个字的读法,你死记硬背,把这个字完全读熟了读透了,然后接着学第二个字。
     字与字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这真的很考验天赋和记性,一些脑子笨的人,读了几年书,甚至都不认识多少字。
     比如刘长宁自己,就曾经因为不会背不会写,而被早早地放弃提前“毕业”了。
     《学训》也差不多,只是字更多更复杂一些,如果说《字论》是小学的知识范畴,那么《学训》大约是初中一级的。
     等学完了这两本基础的蒙学文,然后就是学习前人古籍和经典了,那更加晦涩难懂,因为基础的蒙学文只教你认字,却没有解释这个字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所以学习古籍经典,等于从头开始,可以想象那有多困难了。
     以刘长宁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自然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很落后,尤其是最基础的蒙学文,简直就是为了给读书的人设置障碍,把那些所谓的没有读书天赋的人直接筛选掉了。哪像地球那边,三、百、千那可是经典的启蒙读物,经久不衰。
     《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以明义理,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
     “刘长宁,你学过几本书?”篆愁小公主数完,就开始问起了他。
     “我就学过两本书,《字论》和《学训》。”刘长宁说道。
     “没有我学的多。”篆愁小公主一听又兴奋了起来,“所以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好好跟我学。”
     “还请殿

第234章 宗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