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此,这片竹林便更加闻名遐迩。许多文人墨客、隐士高人纷纷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七节异竹的风采,聆听那似七贤遗韵的竹鸣之声。每当有客人到来,七位贤士便会热情地招待他们,与他们一同在这竹林中清谈、饮酒、作诗。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学子从远方赶来,他怀着对七位贤士的敬仰之情,想要拜入他们的门下,学习那高深的玄理与超凡的气节。当他看到那七节异竹时,不禁被其美貌与神奇所震撼,久久无法言语。
嵇康看着这位年轻的学子,微笑着问道:“你为何想要拜入我们门下呢?”
年轻学子恭敬地回答道:“晚生对七位先生的高风亮节仰慕已久,在这乱世之中,先生们能坚守自己的操守,不为世俗所动,实在是晚生学习的楷模。晚生希望能跟随先生们,学习那真正的学问与做人的道理。”
阮籍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你这年轻人倒也有几分诚意。不过,要想真正领悟那玄理之道,并非易事。你且说说,你对这竹子有何看法?”
年轻学子沉思片刻,说道:“晚生以为,这竹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恰似先生们的高洁品格。而那竹鸣之声,悠扬婉转,仿佛在诉说着先生们的思想与情怀。这竹子便是先生们的象征啊。”
七位贤士听了,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嵇康说道:“你这年轻人倒也有些悟性。既然你有如此诚意,那便留下吧。不过,日后可要用心学习,莫要辜负了这竹林的灵秀之气。”
年轻学子听后,欣喜若狂,连忙跪地拜谢。从此,他便留在了竹林中,跟随七位贤士学习。在七位贤士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问与品德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随着岁月的流逝,七位贤士也渐渐老去。有的贤士因看不惯世间的黑暗,选择了隐居更深的山林;有的贤士则不幸遭人陷害,离开了人世。但那七节异竹却依旧屹立在竹林中,风过竹鸣,仿佛在诉说着七位贤士的千古风流。
后来,每当人们路过这片竹林,听到那清脆悦耳的竹鸣之声,都会想起那七位曾经在此清谈玄理、纵情山水的贤士。他们的故事,如同这竹鸣之声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高洁的品格与自由的精神。而这七节异竹,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象征,象征着那魏晋时期独特的文化与风骨。
喜欢。
第501章 竹生七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