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3章 课题研讨会[2/2页]

都市圣医 有点牛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实证明,他有着攻克老年痴呆症的实力,还有着两个可以现身说法的人证。
     古希华和贾似光已经被家人接出疗养院,他们的精神状态大为好转,身体僵化程度也有所缓和,虽然不是彻底治愈,但也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这是说服众人的最有利证据,只是江安不愿拿出来炫耀而已。
     江安把自己当成其中一员,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工作位上,听着汪福林会长说着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像江先生说的那样,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不过在这个范畴来看,每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那都是特殊情况,必须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对咱们的人员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这次来了不少专家,但总的来说,若按人头来分配的话,每个人手中都必须同时有几个病人,奈何咱们的治疗方式是笼统的,集众人之力,每天对每个个体进行病情总结,再提出下一步的治疗规划。总的来说,咱们的进度还是有点慢。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效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若是谁再敢耍花活,立刻会被逐出课题组。到了那时可就不好说话了。”
     “是是。”
     此话说的软硬兼施、恰到好处,众人信服的点了点头,纷纷附和。
     这时,江安看向汪会长、杨教授,询问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可有什么进展?”
     “哎,一言难尽啊。”
     杨奎唉声叹气的说道:“100个病人有100种病情,且这100个还是特殊挑选出来的,这些老年痴呆症患者都是重度的。按理来说,只要一个人平平常常的过一辈子,在六七十岁的时候,头脑还基本上清醒,还能完全自理,若只是各器官和心脑血管等老化导致的老年痴呆症,保守估计得在70岁左右才会有严重的征兆。可这一批病人却不同,他们普遍都在五六十岁,也就是说,他们不是自然而然形成老年痴呆症了,有着某种精神顽疾的加持作用,所以,想要高效率的治好这100名患者,难如上青天。”
     “是啊。”
     汪福林表示赞同,接着呼出一口浊气,一本正经的说道:“江先生也看到了,总的来说咱们还是人手不足,还真不是有意拉你壮丁。你在课题组成立之前,就向高老说过,自身商务繁忙,只能靠平时的闲散时间来指点一二。我我们经过一致讨论,认为江先生要挤出更多的时间,来与我们共同研究,排忧解难,争取将进度提上去。”
     “我尽力!”
     江安点了点头,接着不再说话。
     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也想一心一意的待在这里,可是他的局面铺的很大,先不说各大古中医门派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此刻他遇到明里暗里的危机,就一直存在。
     在飘零状态下,才会形成这种很少有时间来后山疗养院的境况。
     但老话说的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既然接下了这个重担,江安就打算一心一意的执行下去,一旦这个课题有了成果,他也面上有光。
    喜欢。
  

第623章 课题研讨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