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曹参为相[2/2页]

西汉女人 原野粗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参接替萧何做了相国,几个月来,能说会道的所谓贤士名流,都让曹参辞退了,而留下来的都是些老成木讷之辈。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是依据萧何旧制,照张执行,没有半点走样。曹参则日夜饮酒作乐。曹参的属下对曹参整天饮酒作乐,十分反感,觉得这是荒废国事。上对不起国家、朝廷,下对不起天下黎民百姓。都相约来见曹参,希望曹参能听他们的建议,一心一意治理国家。曹参知道这些部属的来意,没等这些部属开口,曹参就摆好的了酒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参说:“酒席上不谈国事;诸位有话,酒后再叙!”可是一上桌后,曹参就不停地劝酒,之后这些部属一个个烂醉如泥!
     惠帝刘盈之前对曹参抱有很大希望,以为曹参上任后,就能够顶住吕后的压力,大刀阔斧地改革,除弊兴利,移风易俗,开创一代新风气!没有想到曹参原来是一个酒囊饭袋,不但自己成天饮酒作乐,还带领部属成天花天酒地,万般无奈之下,惠帝刘盈找来曹参的儿子曹窋。
     曹窋此时为中大夫,惠帝刘盈对曹窋说:“你父亲身为丞相,整天不理政事,沉醉在酒足饭饱之中,这是对先皇的不尊,对我的不敬,对国家的不忠,不天下黎民百姓不爱!我要这样的丞相何用?我看在丞相是开国元勋的面子上,不好说什么。你回到家中私自劝劝他,要以国事为重,不要倚老卖老,更不要居功自傲!”
     结果曹窋劝谏不成,反遭曹参一顿鞭挞。
     曹参一边痛打儿子,一边愤愤地说:“国家大事,岂是你这般不懂世故的愣头青能知道的!”
     旁人看到这种情形,都替曹窋叫屈,讽刺曹参糊涂。曹参听之任之,这让曹参的部属更加生气!
     晚上,曹窋回到家中,曹参把儿子叫到跟前,对儿子说:“皇上的心事我知道,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做辜负了皇上,我也不想这样,我来之前,就有想法。我准备在丞相的岗位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我来了才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处在丞相的岗位上,并不能行使丞相的职权。因为皇上身后还有个吕后。皇上虽然站在前台,顶多就是个影子,说不好听一点,皇上就是吕后手中的木偶,丞相该怎么做,还得听吕后的。你现在和皇上走得很近,这很危险!要适当的稳重些,要看看吕后方面的动静。为人要懂人情世故,做官更要懂人情世故。不懂人情世故,只知道做事,是行不通的。甚至多做了事情,就是多了一份危险!”
     曹窋不以为然,说:“当今的天下,是刘盈的天下,不听刘盈的,难道要听吕后的?”
     曹参说:“我说你不懂人情世故,你还不服气!当今的天下是刘盈的,刘盈做得了主吗?吕后要把戚姬关进永巷,刘盈阻止得了吗?吕后要处死赵王刘如意,刘盈当初向先皇承诺过,一定要保护好赵王刘如意的安全,现在做到了吗?”
     曹参说的这些事,曹窋的亲身经历过的,也开始怀疑刘盈的权威!
     曹参继续说:“我整天喝酒看似什么也没有做,是荒废国事,但是我这样虽是无奈之举,但也不能说成是荒废国事。我这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无为而治。我在齐国就是这样,齐国经过我九年的无为而治,现在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最安宁的地方!”
     曹窋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说:“我现在虽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但父亲也得让皇上也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啊?”
     曹参说:“你还是不懂人情世故,做人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做官更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萧丞相很风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又有谁知道萧丞相受过多少委屈与磨难呢?我在去齐国之前,又经受了多少坎坷呢?现在回到了京城遭受一点误会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人只有能忍受得了误会与委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就事业的过程就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自然少不了经受误会与委屈。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法不同,就会有误会与委屈。这就是人情世故!”
     曹窋说:“要是世人永远不了解父亲的苦衷呢?”
     曹参说:“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去齐国之前就遭受到误会与委屈,不也还是挺过来了吗?今天的误会与委屈,总会有让人明白的那么一天!”
     曹窋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崇拜父亲的胸襟!
     惠帝刘盈知道曹窋不但没有达到劝谏曹参的目的,反而遭到曹参一顿鞭子。便决定自己亲自会会曹参,好好教训曹参!告诉曹参做丞相不能只喝酒,不干活!要做丞相就一心一意,任劳任怨;要喝酒,就放弃丞相职务,远离官场,一心一意,呆在家里,以酒为乐!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萧规曹随
    喜欢。
  

第一百四十一章 曹参为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