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七章 文武之争[2/2页]

西汉女人 原野粗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方的将士们认为,没有前方将士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太平世界?后方的文官们认为,没有后方文职人员呕心沥血的工作,前方将士的衣食住行哪能解决?双方争持不下,而且愈演愈烈,最后形成了两个利益集团。刘邦担心,再坚持排名次,一定会造成领导集团分裂。
     刘邦不想评功授爵了!
     刘邦害怕评功授爵!但不评功授爵,那些功臣们又不依不饶!
     卢绾三天两头,跑过来。吵着要尽快评功授爵!
     周勃、夏侯婴等虽然不做声,但他们心里有怨气!
     刘邦骑虎难下!
     刘邦派人找来张良,问张良:“怎么办?”
     张良说:“评功授爵,吵吵嚷嚷,一年多了,所有的人都盼着有个说法。这件事,不但要办,而且要尽快办好!”
     刘邦说:“这件事办得不好,会造成更大的隐患!”
     张良说:“我建议,只评功授爵,不排名次,回避文官武将的争议!”
     刘邦说:“看来只能这样办了!”
     汉七年,刘邦召开功臣大会,评功授爵!
     刘邦认为萧何功劳大,先行封为酂侯 ,封赏食邑八百户。其他功臣依次封赏。共封赏萧何、曹参、周勃、卢绾等十几位列侯。
     封赏完毕后,刘邦宣布散会!
     功臣们都站在原地不动!那些武将们七嘴八舌,愤愤不平!
     他们说:“我们在前线和敌人作战,浴血疆场,而萧何仅仅是在后方舞文弄墨,结果封赏还比我们多,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爵时。
     现在评功授爵了,他们露出了真面容,而且直言不讳地指责萧何,为自己鸣冤,而且质问刘邦这是为什么?
     这让刘邦不自在!
     刘邦本以为授爵就了事了!
     刘邦没有想到授爵不但没有了事,反而招来怨恨!招来指责!
     刘邦忍不住了!
     刘邦想跳起脚来骂娘!
     刘邦看了看张良,张良十分冷静!
     刘邦从来就会察颜观色,见风使舵!
     刘邦立刻平静下来,笑着问:“诸位将军知道打猎吗?”
     功臣们说:“知道!”
     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
     功臣们回答:“知道!”
     刘邦接着说:“既然你们知道打猎,知道猎狗,我就给你们说说打猎时猎人与猎狗的关系!打猎靠猎狗来抓到猎物,但是指示猎物踪迹的却是人。你们能够抓到猎物,功劳相当于狗,而萧何是发现猎物踪迹,放开系狗绳,指示猎狗猎取目标的猎人。你们说谁的功劳大?”
     众功臣无言以对!
     刘邦又补充说:“另外,你们不过是一个或者几个人跟随我,而萧何全宗族有几十个人跟随我,当然功劳最大了。”
     功臣们听了,有些惭愧!
     刘邦到此准备收场了!
     刘邦说:“大家可以离去了!”
     武将们还是一动不动!
     这时有人公开说:“平阳侯曹参功劳最大,他攻城略地,身上伤痕累累,有七十多处,应该是第一。”
     刘邦已经给了萧何最多的封赏,在座次上再想把萧何列为第一,担心过分地刺伤了曹参等武将,刘邦认为只要自己心里萧何第一就足够了,不需再说什么!
     刘邦不想纠缠谁排第一的问题!
     刘邦含糊地说:“诸侯不愿离开,我先走了!”
     刘邦正要起身离去的时候,文官队伍里走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是关内侯鄂千秋,当时任谒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专门为刘邦送信的!
     鄂千秋站出来说:“这些人的说法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攻城之功,但只不过是一时的功劳。皇上和项羽相持了五年,经常吃败仗,全军覆没,单身逃命的事时常有之。萧何能从关中补充皇上的实力,才稳定了前线将士的信心;当年皇上和项羽在荥阳相持,没有粮食的时候,萧何又从关中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过去。皇上尽管在崤山以东常常吃败仗,但是萧何在关中总能给皇上以最有力的支持,这是万世之功!如果没有曹参,对汉朝会有多大损失?我们不能把一时的功劳和万世的功劳相提并论,所以,萧何第一,曹参顶多第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邦听了,龙颜大悦,高声赞许:“高论!”
     刘邦高兴了,于是下令让萧何位次第一,可以带剑上朝,上朝不必像别的大臣一样三跪九叩。当天,刘邦封赏了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每人都有食邑,而光萧何的食邑就有两千户之多。
     鄂千秋的仗义执言,刘邦感觉尤为痛快!
     刘邦只为一时痛快,忽视了曹参的感受!
     曹参站在原地,十分不自在!
     曹参望了一眼刘邦,刘邦是皇上,曹参有点无可奈何!曹参又望了一眼萧何,尽管萧何是丞相,曹参也十分蔑视他!
     曹参想,就算你功劳大,就算你应该排第一!但你也得谦虚一下,礼让一下,客气两句。说我功劳不及曹参,这第一属于曹参,这也让我好受点!
     曹参越想越气愤,厌恶地蔑视了萧何一眼,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曹参的突然离开,刘邦发现了!
     刘邦意识到,曹参将与萧何尿不到一壶里,怎么办?
     评功授爵,本是一件大好事,不但没有收到好效果,反而生出了很多新矛盾!
     为排名次,引发曹参与萧何不和,不得不草草收场!
     草草收场,又引出新矛盾!
     帮助刘邦打江山的功臣成千上万,这次仅仅册封了十几个列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得到封赏,产生了不满与愤怒,甚至酝酿起兵反刘!
     这种愤怒的时局,传到燕国。燕国燕王臧荼知道了,便想趁势鼓动所有不满的人一起来推翻刘邦的天下!
     汉六年七月,燕王臧荼举兵谋反,并攻下了代地。
     刘邦得知这一消息,十分震惊!
     现在国家刚刚安定,臧荼怎么就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臧荼造反。
    喜欢。
  

第五十七章 文武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