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9章 安置流亡权贵[1/2页]

奋斗在五代幽州 七桃散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重吉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赵玗却不愿背负薄情寡恩的名声。
     即便是从功利角度来考虑,如何安置李重吉兄妹三人,直接关系着日后招降其他势力是否能够成功顺利。
     如果李重吉在赵玗的地盘上过得很好,那么有朝一日赵玗势大,别的势力也愿意投降。
     倘若李重吉过得不如意,饱受磨难的话,其他势力说不定会奋死反抗,死不投降。
     赵玗说道:“哥哥切莫如此说。不如这样,你们三人愿意从事那种行当?是种田,还是经商,还是工匠,亦或是为官?”
     李重吉说道:“为官不敢当,我便种田吧,只求日后可以耕读传家。”
     沙陀人从李克用开始,到了李重吉这里已经好几代,早已脱离了当初野蛮的气息,颇有一点文人气。耕读传家,自古便是华夏文化中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状态,李重吉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算是中规中矩。
     赵玗说道:“哥哥既然如此选,那我就在幽州给哥哥选十万亩良田,供哥哥耕种,也好给家眷们一个营生。”
     “十万亩太多了!”李重吉赶紧推辞道:“有万亩良田,足够我们上下百余口生活,十万亩实在是太多了。”
     李重吉张口要了万亩良田,其实并不多。按照当时的安民政策,一个流民如果愿意扎根,那么会得到官府上次的一百亩地。李重吉上下家眷加起来有百余口人,就算是按照低保政策,也能领上一万亩田,只不过不是良田罢了。
     而赵玗直接给了十万亩良田,足够李重吉一跃成为幽州地区的小富户。如果经营得当,几年之后也能攒下偌大的家业,过上富足的生活。
     赵玗说道:“哥哥别急着推辞。咱幽州的政策可能跟洛阳的不太一样。”
     此话一出,李重吉没啥反应,李重美和李惠明却对赵玗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赵玗说道:“在咱威塞军中,土地不归个人,只归官府所有。分给哥哥的土地,只是分了个使用权而已。”
     土地私有化是帝国最大的毒瘤。只要是土地可以私有,那么土地兼并便不可避免。当土地兼并达到一定程度,亡国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赵玗继续解释道:“还有咱们的税收跟别处也不一样。占多少地,就缴多少税。”
     李重美面露喜色,赞道:“赵将军好手段。如此一来,再也不担心收不上税。只是这么简单的办法,这么多年来竟然没人想到。”
     小弟的插嘴,李重吉也没有不高兴。自己的这个弟弟从小便聪明,只是因为年纪小,还没能参与政事,一身才会没有显露。
     赵玗说道:“也不是没人想到,而是没人愿意实施而已。制定政策的人,他们从来没想过帝国的税收会如何,只会想着怎样让自己多占一点土地,少交一点税。而身为土地所有者的皇族,却被那些制定政策的人混淆视听,想不到这个点上。”
     李重美点了点头,说道:“早就听闻赵将军乃一代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玗忽然对这个李重美有了兴趣,问道:“你可愿从政?”
     李重美摇了

第329章 安置流亡权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