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从库里南里面下来,司机马上把车开走了,他去找停车位了。
花花已经往前走了几步,来到了路口,向着杨飞招手,示意他过来。
花花看着前方的石桥,开心的介绍道,“飞哥,这里就是拱宸桥了,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这里也是来杭城除了西湖,灵隐寺以外,另一个必来的地方。”
杨飞则是在看向马路对面,那里有个不小的广场,如果没有猜错,那就是运河广场了。
运河广场里面有个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听网上的人说,也很出名,不过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下午四点半就闭馆了,今天是来不及游玩了,下次再来吧。
杭城这地方能游玩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有山有水,处处都是景色。加上在历史上面的重要地位,保留下来的,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的多。
哪怕是停留一个星期,杨飞估计也逛不完的。
随着花花走上了拱宸桥,来之前,他以为这是一座气派的桥梁,飞檐斗拱,桥上是红色的巨大木柱排列,支撑着桥上的建筑。
来了之后发现,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桥,跟在杭城其他地方看到的其实差不多,无非是长一点。
踏上桥面,曾经繁忙的景象已经看不到,只有像他这样的游人走走停停,探究的这座桥的一切。但是现在留下来的只有斑驳的桥面在无声的诉说着这里的历史。
杨飞站在桥上中心位置,看着桥下缓缓流动的湖水,仿佛看到了当年从这里出发,运输了各色物资,顺着蜿蜒上千里的大运河,前往京城的船队们。
拱宸桥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1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捐重筑;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浙江巡抚李卫加厚加宽;最近一次是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富绅丁丙翻新重修。
拱宸桥东起丽水路,横跨京杭大运河水道,西迄桥弄街;桥身全长98米,桥身中部宽9米,高16米。在那个年代,这座桥不算小了,想来也是当时杭城人的交通要道,这里毕竟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船队出发的地方,人流量不可能小的。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今天是一句网络上面的热梗,但是对于当初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对于依靠大运河吃饭的人们,这就是他们生活的依靠。
漕帮好也罢,坏也罢,多少人依靠它繁衍后代,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不过这一切在今天都风吹云散,消失不见了。
只有自己这样的无聊后人,在这里感慨他们曾经的生活。
杨飞此刻站在拱宸桥的中间位置,桥的最高点,往西北方向望去,那里有个中式园林的小区,美轮美奂,当然了,也售价高昂,这里可是杭城的中心位置。
杨飞之所以看向那边,是因为那里有一套符合他要求的房产。这里是除了白宫,另一处超过五亿售价的别墅。
“那边就是江南里了吧?”
听到杨飞的文话,正在看河流中间石雕神兽的花花闻言看了过去,顺着杨飞的视线寻找了一下。
第616章 杭城白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