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8集:蒙面人[1/2页]

大民富商苏半城 竹晴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四章 旧痕
     羊脂玉在掌心沁出凉意,苏承宗指尖碾过那道裂纹。借着马灯残光,他看清了刻在纹底的小字——“盐税三千两”。这笔数目,恰与盐引录里某页被朱砂圈过的数字对得上。
     “掌柜的,这玉……”巴图挣扎着想凑过来,腿上的伤口突然崩裂,血珠滴在沙地上,洇出深色的花。
     苏承宗忙按住他:“别动。”他撕下里衣下摆,在火上燎了燎,草草裹住巴图的伤处,“杀虎口的风邪,伤口得赶紧上药。”
     巴图却抓住他的手腕,指节因用力泛白:“那蒙面人说的是假话!二十年前你爹救的人,左眉有颗痣,我在老掌柜的画像上见过……”
     “我知道。”苏承宗打断他,目光落在玉上的裂纹,“但这玉上的字,是我爹的笔迹。”
     巴图猛地怔住。
     苏承宗指尖划过那些极小的刻痕,喉结动了动:“我爹写‘两字,最后一笔总带个小勾,像秤砣。你看这里。”
     他把玉凑到灯前,巴图果然看见那“两”字的尾勾,像极了隆昌号账册上的笔迹。
     “老掌柜……是故意让常家当掉这玉的?”巴图声音发颤。
     风从洞口灌进来,吹得灯芯忽明忽暗。苏承宗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承宗,做生意要守本分,但见了不平事,不能装瞎。”当时他只当是寻常叮嘱,此刻才惊觉,那双手或许早就攥过比账本更重的东西。
     “我们得回太原。”苏承宗把玉揣进怀里,扶着巴图站起来,“玉贞一个人守着账册,我不放心。”
     黑风口的厮杀声早已平息,只剩下风卷着沙砾打在岩壁上,像谁在暗处磨牙。苏承宗让巴图趴在自己背上,刚要动身,却见常老三的尸体旁闪着点微光。
     他走过去,发现是枚铜制的腰牌,上面刻着“协同庆”三个字,边角有道月牙形的缺口。这腰牌他见过——去年常家侄子在聚源当铺当玉时,腰间就挂着这个。
     “常家侄子……”苏承宗突然想起什么,“他当的那块玉,裂纹是不是和这个一样?”
     巴图点头:“胡老板说过,那玉的裂纹像道闪电,当时我还笑他形容得古怪。”
     苏承宗捏紧腰牌,指腹蹭过那个月牙缺口。盐引录上那些带弯钩的字迹、蒙古文的路线、常家的玉、谭宗浚的盐税……这些碎片突然在他脑中拼出个轮廓。
     “巴图,你还记得盐引录最后一页的夹层吗?”他忽然问。
     “记得,掉出张朱砂字条……”
     “那字条上的‘五月十三,不是交货的日子。”苏承宗眼睛亮起来,“是我爹的忌日。”
     巴图猛地抬头,伤口的疼痛都忘了。
     “我爹走的那天,也是五月十三。”苏承宗声音发紧,“他让我每年这天去晋祠给圣母殿的佛像上香,说能保平安……”
     他突然明白赵玉贞藏账册时,为何偏选了圣母殿——那是父亲生前最常去的地方。
     “掌柜的,你是说……”
     “那字条是给我的。”苏承宗打断他,扶着他往洞口走,“我爹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
     两人刚走出山洞,就听见远处传来驼铃声。苏承宗闪身躲回巨石后,看见几个穿黑袍的人牵着骆驼往黑风口外走,驼背上的麻袋鼓鼓囊囊,隐约能看见盐引特有的朱砂印记。
     “是蒙古王府的人。”巴图低声说,“他们的黑袍镶金边。”
     苏承宗盯着那些麻袋,忽然想起盐引录里用蒙古文标注的路线——终点正是王府所在的库伦。
     “假盐引被劫,真盐引早就运去库伦了。”苏承宗低声道,“谭宗浚和常家火并,不过是替王府挡刀。”
     驼队渐渐走远,苏承宗扶着巴图上了辆路过的商队马车。车老板是个山西老西儿,见他们有伤,

第198集:蒙面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