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到现在,聋老太太自认为气氛烘托到极致。
她把自己为易中海两口子领养孩子制定的一二三条标准讲出来。
“中海,丫头,你们照顾我老太太这么多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们不在贾家这棵树上吊死,我老太太打心眼里为你们高兴,领养孩子,你们问我意见,我必须要对得起你们这份信任。”
“老太太,您说,我们听着。”
“记事的孩子,咱不能领养,我的意思,领养那些不记事的孩子,姓易姓,延续易家的香火,将来给你们两口子披麻戴孝。”
易中海两口子都点着头。
老聋子不说,他们也会这么考虑。
“贾家始终是一个暴雷。”
可不只有聋老太太一个人这么认为,四合院内的街坊们都这么想,易中海两口子更是心知肚明。
贾张氏在四合院撒泼,好吃懒做,养出一身白白胖胖的肥膘,是贾家吃着易中海的绝户,没钱,找易中海,没粮,找易中海。
由奢入俭难。
隔三差五一顿白面馒头或者肉蛋饺子,三天两头一顿大肥肉片子的荤菜,时不时偷吃大肉包子或者烤鸭和烧鸡。
这样的生活,贾张氏都一肚子的牢骚。
顿顿棒子面黑窝头,顿顿高粱米饭,菜里长时间没有一点荤腥,贾家人不恨是假的。
从贾张氏到秦淮茹再到棒梗,都会把易中海领养的孩子视为最主要对手。
依着老鬼婆不当人的作风来看,以贾张氏为首的吃绝户团肯
第453章 秦淮茹,这是我儿棒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