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9章 咱们可以培养人才[2/2页]

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 词中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维贤不由得感叹道:“明王真是将常宁县经营得井井有条啊!”
     徐允祯也是点头:“如今火车通车,运力大大提高,运输所需的费用也会大幅度下降,这成本也就下降,这些工厂接下来的生意估计会更好。”
     几人闻言都是点头。
     这年代,运输费用可是相当之高的。
     哪像后世,一两块钱的商品,还包邮到楼下。
     现在火车出现,就能节省大部分运输成本。
     成本下降之后,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
     买的人更多,工厂自然生意更好。
     张维贤说道:“工商业才是大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针,同时也是大明富强之路。”
     “谁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就能让家族再繁荣昌盛上百年,可一旦这样的机会把握不住,再强大的家族也会衰落。”
     张维贤到底年长,经历得更多。
     但即便是他,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大变局,甚至没听说过。
     即便是他都是有些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走。
     徐允祯也是点头:“我家也参与进来了,不过却没有多少经验,我发现工商业还得是要有人才才行。”
     这些人才,与家族以前储备的人才完全不同。
     工商业不讲究四书五经,也不讲儒学。
     反而更讲究科学技术和经济策略。
     你科技水平更强,你就能造出更好的商品,甚至能用更低廉的成本去生产。
     自己父亲管理不了家族了,徐允祯只能扛起大旗,为家族找出路。
     国公府的确与国同休,但生活过得好不好那就得看自己了。
     张维贤叹了口气:“可人才哪里是这么容易找到的?”
     他对宋应星这样的人才也心动,对科学院里面大部分人才也心动。
     可就算再心动,也只能看看。
     张之极一边开车,一边笑道:“现成的人才咱们找不到,但咱们可以培养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日子,百姓的生活虽好了不少,但大明这么大还是有许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
     “我们可以寻找有天赋的孩子,给他们吃的穿的,让他们学习。”
     “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以后学有所成再回报公司。”
     张维贤眼睛一亮:“对啊,现成的没有,但是可以自己培养啊!”
     钱他不算缺,至少养活一批孩子还是可以的。
     投资并不大,但回报却可大可小。
     反正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太亏。
     同时,那些孩子也有了活命的机会。
     这一年多来,大明虽然更好了。
     但还是有大量孤儿,和养活不了孩子的家庭的。
     这很正常,别说大明了,就算是在后世的龙国都存在。
     如此一来,他们有了人才,那些孩子也有了活命的机会。
     那些成年有天赋的也不能错过。
     这是双赢!
     徐允祯也是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不如你我两家一起合作?甚至合力成立一家公司?”
     张维贤想了想,便同意了下来。
     工商业,讲究的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合作共赢。
     “好,咱们回去再详谈。”
     说完,他看向了远处一片绿色。
     “咦?这是什么作物?”
     “这好像是新作物,名字叫做红薯。”
     “红薯?前段时间府里好像买过一些,老夫还吃过呢,味道挺好的,咱们北方的应该快要收获了吧?”
    喜欢。
  

第519章 咱们可以培养人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