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被拳脚练出猪脑子,最后不是在故纸堆里发霉,就是在比武场里栽跟头。” 他突然把文武调和仪往地上一顿,周围乱飞的文武文书顿时落了地,“解决这问题得用‘刚柔并济法,老祖宗早就懂 —— 文以载道,武以安身,该文时引经据典,该武时强身健体,别总把文武当成死对头。”
这时,个戴眼镜的 “文化大师” 举着《文弱至上论》冲过来,书上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被朱砂描边,他对着晨练的大爷说 “你们这是野蛮人的勾当”,转头就被风吹倒的广告牌砸中,捂着胳膊喊 “快来人救我”;话音刚落,个露着纹身的 “武痴” 抱着《拳头真理》挤进来,说 “老子能一拳打死牛,认不认字有啥用”,结果去银行取钱,把 “取款” 写成 “取女”,柜员憋笑给他取了五十块,他还骂 “这破地方钱太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调和师突然笑了,从兵器架上取下剑和毛笔,在地上摆出个 “文武” 相生的卦象:“大师你这叫‘文弱成病,就像温室里的兰花,风一吹就折,还说‘这是清高;老弟你这叫‘武蛮成灾,把鲁莽当勇猛,就像没装刹车的卡车,跑起来挺威风,迟早要撞墙。” 他用剑鞘敲了敲两人的宝贝,“这俩加起来,就是绞缠带的能量源。”
乱信突然被脚边的东西绊了个趔趄,低头发现是本《绝对文弱指南》,封面上用烫金大字写着 “手无缚鸡之力方为雅士”,里面夹着某教授的体检报告,上面写着 “骨质疏松,建议加强锻炼”,旁边用红笔批注 “迂腐之见,吾以静坐养气”。调和师踢了踢那本书:“这叫‘极端文武观,把文弱当风雅,把蛮横当英雄,最后不是被一阵风刮倒,就是被三个字骗得团团转。”
正说着,刚柔绞缠带突然甩出道青金色光带,把调和仪的屏幕砸出蛛网纹。众人只见屏幕上的文武曲线突然打成死结,现实中某学霸参加夏令营,被蜜蜂吓得爬到树上下不来,对着辅导员喊 “《昆虫记》里没说该咋办”;隔壁退伍军人用《孙子兵法》指导小区广场舞队,把 “声东击西” 改成 “左三圈右三圈”,结果队伍拿了全市冠军,大妈们说 “还是当兵的有章法”。
“该亮真本事了。” 调和师突然扯开练功服扣子,露出里面印着 “文武兼修” 的汗衫,从怀里掏出本《武经总要》和一支狼毫笔,“辛弃疾能写‘醉里挑灯看剑,岳飞会填‘怒发冲冠—— 看见没?这才叫文武相济,不是靠弱不禁风装文雅,也不是靠横冲直撞显能耐。”
他把狼毫笔往空中一抛,笔尖化作无数个小剑穗,在空中连成道刚柔相济桥。奇妙的是,绞缠带里的卷轴和长剑碰到桥梁,突然变得温顺起来,像两个配合默契的剑客与书生,乖乖地围着文武平衡点转圈。
“记住喽,” 调和师把文武调和仪塞进乱信手里,“读书时别忘了伸伸胳膊,练拳时多想想礼义廉耻。就像老中医配药,文是当归补气血,武是黄芪强筋骨,从没听说过光喝当归汤能长力气的。”
乱信刚接过仪器,就听见远处传来争吵声。扭头一看,某家长给孩子报了五个奥数班,说 “脑子好使比啥都强”,结果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不敢吭声,回家说 “打不过就忍”;旁边烧烤摊老板是业余拳击教练,每天收摊后教街坊练防身术,说 “能打不是为了欺负人,是为了不被人欺负”,他儿子数学考了满分,说 “爸爸教我打架时算角度,做题也得算步骤”。
“那是‘聚散遗址的方向。” 老将军眯起眼睛,指了指天边的漩涡,“听说那儿的人,要么把朋友往死里薅,借钱不还还说‘都是兄弟,要么见谁都躲着走,孤独得对着墙说话,比搞不清文武的还拧巴。” 他突然从怀里掏出本《文武调和录》扔给乱信,“拿着,下次遇到把‘文弱和‘武蛮当能耐的,翻第六章第四节。”
乱信接住书时,发现扉页夹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文与武如同阴阳,缺文则失智,少武则失勇,刚柔相济方能立身处世。” 正想问问啥意思,调和师已经背着剑匣钻进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复秩序的文体中心里 —— 此刻某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正一边背《论语》一边练太极,体育老师用毛笔在黑板上写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粉笔灰混着汗水落下来,在地面晕开淡淡的墨痕。
喜欢。
第920章 文武相济,典衡刚柔思辨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