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6章 民俗[2/2页]

赤潮覆清 金黄的鸡翅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赖塔所部在建德地区对峙。”
     “可惜啊,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口气歼灭赖塔所部,这赖塔确实有些本事,拖着新败的大军在我军追击之下跑了这么久,还维持着建制没有溃散,生生给自己挣扎出一个喘气的机会!”郁平林呵呵一笑,摇了摇头:“谨慎些也好,无非是让赖塔他们缓一些时日覆亡而已,咱们也不急于一时,就算是两边僵持对峙,我们的战士恢复起来,也会比清军更快。”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同意,路过村里的祠堂,却见祠堂前跪着几个五六岁左右的娃娃,大门台阶上站着几个老夫子,周围一群百姓和红营的战士在围观,一位须发皆白、身着深色长衫的老族长,神情庄重肃穆,握着一把打磨得光滑油亮的挑棒,山岳一般立在那些孩子面前。
     “时辰到——!开——智——喽——!” 旁边一位司仪老者拖着长腔高喊,鼓点骤然密集,唢呐声拔高。老族长上前一步,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是些祝福和训诫的古语,念罢,他神情一肃,举起那根光滑的挑棒,对着一个娃娃的头顶,不轻不重、极有分寸地敲了三下。
     声音清脆,在篝火噼啪声和乐声中异常清晰。每敲一下,那挨棒的娃娃的身体就微微挺直一分,脸上的紧张渐渐被一种庄重取代,周围围观的村民,无论老少,都屏息凝神,眼神里充满了对仪式的敬畏和对后辈的期许,围观看热闹的红营战士则大多叽叽喳喳议论不停,似乎是在争论这算不算他们要推翻打倒的封建迷信。
     侯俊铖大感好奇,朝那边一指,还没等他询问,郁平林已经笑着解释道:“这是安庆当地的民俗,叫做开智棍,到了入学年纪的娃娃,都要以挑棒击头,说是能开智明理,据说是从桐城那边传来的习俗。”
     “这习俗倒也不长,明末之时才有,听说是前明崇祯年间,桐城有个衙役,天生痴傻、为人放荡,一日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被百姓以挑棒击头晕厥,醒来后如同换了个人,口中不似人言、行为又变得颇为精干,后有一日半夜,其家中白光闪烁,恍惚有无数人影凭空出现,又瞬时消失不见,其人亦不见踪迹、不知何往。”
     “时人都说这是天上仙人下凡,那衙役是被仙人附体,后来又被仙人接回天宫去享受,百姓们便把那挑棒供奉起来,听说桐城那边还建了一座专门供奉挑棒的仙人庙,慢慢又用来给入学的娃娃开智,后来这习俗就慢慢传到安庆各地了。”
     “这些民俗传说,都离不开这神神鬼鬼的事!”侯俊铖呵呵一笑,也没放在心上,朝那里瞥了两眼,牵着马继续向指挥部而去:“民俗可以传下来,那仙人庙没有搞庙田侵吞兼并、没有搞迷信活动蛊惑百姓敛财,也可以留着,他日我们去了桐城,咱们也去庙里看看!”
    喜欢。
  

第826章 民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