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没成为流民的人,看到那边有白莲教作乱,也明白战乱即将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觉得自己的地方也不安全,纷纷往大城市跑。
而杭州作为余杭郡的郡城,毫无疑问是座大城市,而且名气也很大。
所以,那些流民和避难的人,全都往这里涌来。
这使得杭州城人口突然暴涨。
一开始,杭州知府不愿意收容这些逃难的人。
可随着人群越来越多,他也无计可施。
这么多人已经到了城下,如果再把他们拒之门外,断了他们的生路,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
毕竟,如果让人没有活路,他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最后,只能打开城门,把难民接进城,在一片荒地上安顿下来。
虽然杭州知府心里清楚,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大量难民涌入,肯定会有不少麻烦。
但哪怕有点麻烦,也总比不给人活路、逼得人家拼命强。
在这种情况下,杭州城的人口一下子猛增。
每天都有很多人涌入城中。
如果是在太平年代,人口增长本来是好事。
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突然多了这么多人口,问题也随之而来。
新来的人怎么安置?
很多都是身无分文的流民,他们怎么活下去?
可以说,杭州城内部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
好在,杭州知府还算是一位称职的官员,一边划分荒地,把这些人安顿下来。
他一边动员本地的富人,出钱出力,帮助赈灾。
虽然募到的粮食,跟流民的数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
反而让杭州城的物价不断上涨。
但至少他做了不少实际的事情,让那些流民看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即使因此在杭州城引发了不少麻烦。
但至少还没酿成大乱。
当然,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大乱迟早会发生。
杭州知府这边,其实也在赌。
他在赌朝廷能尽快平定白莲教的**。
只要能把这场**压下去,其他问题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林杰对杭州城的状况心里很清楚。
但他没心思也没能力去管那么多。
他能做的,也只是把分内的事做好。
晚上,他阳神出窍,变成武判官,去收服周围的冤魂厉鬼。
毕竟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阴间的活也会变多。
作为杭州城的武判官,这是他的职责,他责无旁贷。
而到了白天,他每天带着药箱,去贫民窟看病。
没错,原本繁华的杭州城,现在已经出现了贫民窟。
随着越来越多流离失所的人来到这里,为了不让整个城市彻底混乱,
杭州知府也无可奈何,只能用武力将这些难民限制在这片区域。
虽然建立贫民窟意味着很多人会在这里等死,
但总比整个杭州城陷入混乱要好。
这些难民是人,但杭州本地的百姓,同样也是人。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
看到杭州知府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
林杰觉得这个知府还算不错。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个称职的官员了。
想要做得更好,即便是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杭州本来就是一个大城,人口众多,
他不可能为了这些逃难的人,就放弃本地的百姓。
所以,这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贫民窟。
而林杰现在能做的,也只能是在贫民窟里做义诊。
至于搭棚施粥这种事,他现在既做不了,也不敢做。
不是怕抢了官府的风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是他非常清楚,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救助这么多的难民。
如果粮食不够,只分一点点,又没有足够的人来维持秩序的话,
可能会引发新的混乱。
那些难民们可能会开始抢粮。
毕竟,人饿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到时候,
恐怕会出大乱子。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
就算他很想多救一些人,
860林杰也不敢贸然行动。
只能等局势稳定一些之后,再慢慢做这些事。
现在这种情况下,
林杰只能靠自己的医术,尽量多救些人。
白天救人,晚上捉鬼。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他忙得不可开交,
连科举放榜的事情都顾不上。
这天,林杰期盼已久的放榜日子终于到了,
但他并没有去看榜,
还是在贫民区给病人看病。
直到有人找到他,
他正在给病人扎针。
“林解元,恭喜你。”
那些报喜的人一看到林杰,就高兴地围了过来。
他们知道这些人是来报喜的,
林杰也没有太大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哦”,
继续着他的针灸工作,
完全没有当初得知自己中举时的兴奋。
在他看来,与其花时间庆祝中举,
不如用这段时间多救几个病人。
“林公子,你中举了。”
“而且还是第一名,解元!”
官府来报喜的人以为林杰没听清,
又重复了一遍,
语气激动不已。
因为这是他们的差事,
尤其是中了解元的,
他们也能拿到不少好处。
“我知道了,不就是个解元嘛,不用这么强调。”
“辛苦各位跑这一趟了。”
“麻烦各位让一让,别耽误病人治病。”
林杰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些赏钱,
准备打发走这些报喜的人。
他出手很大方,
但这份态度却让报喜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可是解元,
全天下举人中的第一名。
他们还想沾点喜气呢,
结果就这样?
喜欢。
第129章 变故[2/2页]